应对高温“烤”验 | 大别山隧道里的掘进
长江云新闻 2025-07-14 21:44:24
盛夏时节,交通建设者们仍然奋战在一线。如何为施工人员解暑降温?合肥至武汉高铁大别山隧道正在施工,下面我们跟随记者到现场去看看。
大别山隧道,是合武高铁全线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的控制性工程,目前已经掘进到了1000多米。走进隧道深处,两台巨大的机器正挥舞着“手臂”,精准钻孔。操作手郑双冰在装有空调的操作室内,高效作业。
合武高铁大别山隧道建设者 郑双冰:以前(人工钻)的时候大概需要二十五、六个人,时长五六个小时,现在使用大机设备只需要四个人,两三个小时基本上就能打完。
干了十年隧道钻爆的郑双冰告诉我们,过去人工钻爆时,隧道深处就像个“闷罐”,温度经常超过40℃,还有粉尘弥漫。
合武高铁大别山隧道建设者 郑双冰:以前进隧道基本上衣服全湿透,一个班打下来喝水都要喝四、五瓶,肚子都涨。现在我们一个班打下来基本上半瓶水吧,跟以前比那是天壤之别。
作业环境的“天壤之别”,得益于科技的有力支撑。为驱散隧道深处的闷热与烟尘,隧洞内如今装上了8台大功率通风机,持续将洞外清凉新风压送到洞内。同时,采用冰雾协同方案,将作业面的温度锁定在32℃左右,比以往降低了近10℃。
中铁十八局大别山隧道出口技术负责人 张新安:在隧道内放置冰块、喷淋等设备,定期定向喷洒水雾,进行降尘降温。
从人海战术到机械军团,从硬扛高温到科技降温,大别山隧道的每一米掘进,都藏着中国基建的智慧与坚韧。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亚峰 宋杰 黄冈台 麻城台 通讯员 刘聪)
责任编辑 李小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