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利川:链式发展促融合 “凉”经济释放“热”效应
避暑客的到来,不仅让利川热闹起来,更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空间。当地正全力推动避暑产业从“住下来”向“玩得好”、“吃得香”、“带得走”升级,一条围绕“避暑+”的产业链条日益丰满,“凉经济”的热效应辐射全域。
避暑客来了,如何让他们“住得久、玩得嗨、花得多”?利川的答案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推动全产业链融合,打造丰富消费场景,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在利川市南坪乡齐岳山康养生态园内,避暑游客的运动热情与凉爽山风一样高涨。核心景区的新业态和乡村民宿的深度体验项目,有效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
乒乓球培训老师 喻学艺:球友现在来这地方,不光是打球,他主要是纳凉、旅游,互相交流。
此外,位于利川市的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大水井古建筑群、龙船水乡等核心景区推出夜游、沉浸式演出等新业态。
龙船水乡景区副总经理 黄睿:我们会做一些夜场的一些演出,来传递我们土家族的文化,让游客在游览的时候更能感觉到我们这个景区的文化的内涵,康养的老年人,银发群体都能够在我们景区得到更好的享受。
围绕避暑人群需求,当地还发展夜间经济、康养理疗、研学培训等衍生服务,形成多元消费场景。
安徽游客 许文联:当时我们也是通过朋友介绍到这边来玩,觉得齐岳山康养生态园,非常适合老年人在这里避暑养生,因为这边空气好,对身体各方面都能感觉到非常好,这边凉快,一年四季要盖被子,并且蚊虫很少。
恩施州利川市南坪乡干堰村卫生室中医阁负责人 唐麟:我们中医堂主要是给辖区的“候鸟”们、及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做固本培元、补气养神的中医指导、对他们的身体监测、一年一度的老年体检,让他们在我们利川南坪度假,能够达到身体健康,心情愉悦。
在利川市南坪乡,当地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优势和康养资源,全方位推进田园民宿、森林康养等多维度多业态并存,为文化IP赋能,发挥如膏书院、凌云塔等省级文保单位的文旅资源,与避暑康养进行结合。
恩施州利川市南坪乡宣传统战委员、副镇长 汤惠岚:目前我们针对迎峰度夏,制定了5大措施和5个礼包,去年以来,我们的旅游人次突破了20万,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4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更大力度、更强措施,推进避暑康养产业的发展,真正让游客住下来、慢下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利川台 席锈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