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恩施利川:禀赋筑基 传统避暑模式的升级与支撑

长江云新闻  2025-07-14 18:30:04
分享到:

炎炎夏日,当武汉、重庆等地热浪滚滚,位于鄂西南深山、平均海拔超千米的利川市,却是一片清凉世界。这里夏季平均气温只有22度出头,被中国气象局列入全国十大避暑路线。得天独厚的“凉资源”,正吸引着日均超12万人次的避暑大军涌入,把“凉爽”变成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热引擎”。

盛夏的利川团堡镇野猫水村宜影古镇,人气爆棚。操着各地口音的避暑“候鸟”们,让这座高山小镇充满了活力。广场舞、乐器演奏活动随处可见,歌声笑声在山间回荡。

武汉游客 李荆新:我们就开始了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一些活动,比如说,歌唱、琴棋书画、球类、跳广场舞以及等等的这样的一些活动, 所以每年到这来了之后,来居住的这几个月,大家都非常非常开心。

四川游客 杜天祥:我是基本上每年都来,去年被聘为“候鸟村长”,野猫水村这几年的环境变化比较大,我们也很关心这个地方的发展,确实通过这么些年,我感觉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

利川的底气,源于硬核的生态禀赋。“中国凉爽之城”、“中国天然氧吧”、“2023中国避暑旅游优选地”……这些金字招牌背后,是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均温22.2℃的天然优势。

恩施州利川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先红:老百姓在夏天睡觉还要盖被子,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高达8000个每立方厘米,远超清新空气标准。

要把“深山凉意”变成“支柱产业”,破局交通瓶颈是关键。沪渝高速、渝利铁路、利万高速构成骨架网,利咸高速、沪渝高速东互通等关键工程加速推进。351、350国道等多条干线升级改造,10余条通往腾龙洞、佛宝山等核心景区的旅游公路全面优化。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让“凉城”不再遥远。

恩施州利川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罗文锋:开行旅游直通车,定制客运线路,为特殊时间段到达火车站旅客,提供出租车、公交车预约服务,保障旅客便捷出行。

好资源、好交通,还需好政策点燃市场热情。利川市去年升级《旅游奖励办法》,拿出“真金白银”:对引入游客的旅行社、线上平台(OTA)、研学团队设奖;对创成高等级景区、酒店民宿的,最高奖50万元;优秀导游也有专项奖励。同时,《推进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将避暑康养列为支柱产业,构建“一心引领、三带支撑、全域协同”格局。如今,以城区和苏马荡为核心,联动周边乡镇的避暑产业集群已成规模,“凉资源”正成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恩施州利川市文旅局局长 杨雁冰:我们目前正在研发全域旅游产品,我们已经开业的滑雪场,还有马上要动工建设的我们的温泉项目,能够让我们的游客在冬季来的时候,也能感受到我们利川的康养旅游的魅力。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利川台 席锈元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