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金融精神,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开展红色金融主题研学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进一步推动红色金融文化资源融入“大思政课”。7月9日,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荆楚金融,‘职’引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金融文化之旅。团队先后参观武昌农讲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展等纪念馆,在百年历史建筑中探寻红色金融印记,体悟革命先辈奋斗历程,接受红色革命文化洗礼。
图为实践团队在武昌农讲所旧址合照
重温入党誓词,坚定红色初心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旧址前回荡。实践团队抵达后,首项活动便是在农讲所旧址前举行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在团队指导老师姚璐璐的领誓下,全体成员整齐列队,面向鲜艳的党旗,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图为团队成员回顾入党誓词
探寻革命旧址,凝聚奋进力量
宣誓结束后,在志愿者讲解员的引导下,团队踏入这座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农讲所。
步入教务处,泛黄的卷宗整齐摆放,陈旧的办公室设施默默伫立,它们仿佛是历史的诉说者,还原了当年严谨的教学管理场景。随后来到常委办公室,这里曾是毛泽东等革命先辈处理公务的地方。简朴的陈设间、陈旧的文件,无一不透露着当年条件的艰苦,但先辈们为革命事业运筹帷幄的热忱却仿佛穿透时光,扑面而来。
总队部旧址内,陈列着当年农讲所学员训练用的武器、蓑衣等物品。讲解员介绍到“当年授课的老师不少来自黄埔军校,是理论知识和实战经验十分丰富的正规军人,他们将军事知识与革命理念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学员,为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实践团队成员驻足凝视展品,仿佛看到了当年学员们刻苦训练、立志报国的身影,深切体会到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中磨砺意志、投身革命的坚定决心。
一行人走进大教室,团队成员端坐于长条木凳上,聆听讲解员讲述农讲所教学历史。“大部分课程由毛泽东亲自教授,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学员们剖析中国革命的形势与出路。”讲解员的话语仿佛将大家带回了那个热血澎湃的课堂,毛泽东等先辈们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农村实际相结合,为学员们奠定了坚实的革命理论基础。教室的另一边挂有孙中山先生的画像和国民党党旗以及中华民国国旗,教室的墙壁上挂有繁体字的“耕者有其田”字样,不仅阐述着孙中山先生的理想,也反映了当时革命统一战线的历史背景,让团队成员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图为团队成员位于大教室中
宿舍区与膳堂的参观,让团队成员对农讲所的军事化管理有了直观认识。十余人同住的通铺、整齐划一的内务、简朴的衣着,以及每日粗粮稀粥的膳食标准,无一不展现出先辈们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与严明的纪律意识。二楼的历史陈列馆,实践团队参观了大量珍贵史料。先烈们使用过的物品、亲笔撰写的回忆录、泛黄的老照片等展品,系统展现了农讲所的发展历程与历史贡献。团队成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与先辈们进行了一场心灵对话,对革命时期的工作与农民运动的紧密联系有了清晰认知,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红色金融人”的廉洁底色与为民初心。
图为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学生穿过的帽子、服装、绑腿、草鞋
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离开农讲所,团队前往毛泽东旧居参观。旧居内,简朴的住宿条件与办公设施,真实还原了革命先辈们的生活场景。成员们轻步前行,对先辈们甘于清贫、一心向党的崇高精神肃然起敬。
“我们是从困难中生长与壮大起来的,我们能克服一切困难的”。当看到红色金融先驱毛泽民同志的一句话,团队成员更是深受感触,仿佛从这句话中汲取到了无穷的力量。一张张历史照片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却又充满希冀的历史,加深了团队成员对这段长征路上的“扁担银行”的红色金融故事的深刻记忆。
图为红色金融先驱毛泽民同志的语录
图为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此次的研学活动,让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的学子们在实地探访中深刻感悟到红色金融与革命文化的深厚底蕴。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把红色金融之旅中汲取的磅礴力量,转化为锐意进取、担当实干的不竭动力。未来,经院新时代青年将把服务国家、报效社会、服务人民的初心融入专业学习与工作实践,走好属于青年一代的长征路,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金融新篇章!(通讯员:张沄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