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宜昌当阳:党员干部下沉42个边界村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宜昌当阳市将改进调查研究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推动党员干部沉到县域交界的边界村,切实解决偏远村庄民生问题。
在当阳市淯溪镇同明村,市农村供水服务中心主任刘琴正顶着烈日,巡查新建的加压泵站的运行情况。这个改水工程,让村民吃上了优质稳定的自来水。
当阳市农村供水服务中心主任 刘琴:空气就要排出来,不排出来我们的水压就不够。
同明村,地处当阳、荆门交界,是当阳最偏远、道路最崎岖的边界村,曾因干旱时节井水短缺、水质偏涩让村民犯愁。今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当阳市要求党员干部都要实地走访,深入全市42个边界村,收集村里最迫切需要改善的难题,并出台《当阳市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两年攻坚行动方案》。此次同明村的改水工程,当阳市就筹集60多万元资金,将常年保持地表水Ⅰ类水质的漳河水抽提250米,通过新建高位水池,送到村民家中。
宜昌当阳市淯溪镇同明村村民 黄宗育:漳河的水,口感比较清甜。
“喝水涩”变成了“饮水甜”,跨界路也成了致富路。在庙前镇石马村,连接当阳与远安的通组公路上,村民罗继平正把刚摘的西瓜装上三轮车,沿着新修的路,西瓜很快能在镇上卖个好价钱。不过,这条惠及526位村民的“跨界路”,却一度因路面坑洼不平,让大伙备受困扰,今年4月,走访组记录问题后,联动市、镇、村三级筹集资金,并成立工作专班,快速推进道路施工,不到一个月,崭新的水泥路就铺到了村民的家门口。
宜昌当阳市庙前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胡志:对上争取,市里包括镇上,我们大概筹出了80%的资金,另外剩下20%,通过老百姓投工投劳,还有争取捐款,把这个缺口资金全部补齐了。
截至目前,当阳市通过“边界行”已推动41.53公里道路硬化完工,507户边界村村民用上优质自来水,53户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全部开工建设,目前33户已竣工。
宜昌当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石婷婷:一体推进学查改,党员干部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以群众的满意度为基础,县级领导包联到基础最薄弱的边界村,为村级发展汇聚更多资源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乐城 张琼 实习生 刘永逸 当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