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让矛盾化解有速度更有温度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宜昌市委政法委将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和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以综治中心看得见、摸得着的解决纠纷实效,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
走进枝江市综治中心的这位阿姨姓李,她来到综治中心,是想向这里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
李阿姨哭诉,她是个单身妈妈,儿子小宝今年12岁,今年5月,小宝遭遇了交通事故,杜某开车将小宝撞伤,造成左内踝骨骨折、左侧腓骨骨折伴左足部挫伤。虽然交警部门认定杜某负全责,但保险公司垫付的18000元医疗费,已经在前期治疗中耗尽。她既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儿子,又要面对庞大的医疗开支,生活的重担几乎要将她压垮。偶然的一次机会,她听说检察机关可以支持起诉,就抱着一线希望来到综治中心。
枝江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 郑卫国: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我们要倾听群众的诉求,用我们的履职来切实地帮助老百姓,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相关的问题,通过我们提供的检察履职服务,来最大程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枝江市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刘铭:她儿子的话作为未成年人,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那么是符合我们民事支持起诉的案件受理的,她也是同意来向我们申请去跟她做这个工作。
枝江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郑卫国和助理刘铭,是一对“银龄检察官+青穗助理”的黄金组合。老检察官用数十年的办案经验为群众答疑解惑,年轻助理则负责全程跟进,确保每个诉求都能“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他俩指导李阿姨收集门诊记录、住院票据、残疾辅助器具发票等关键证据,并及时向法院提交了《支持起诉意见书》。
枝江市综治中心主任 屈雄劲:老同志他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年轻同志思想比较活跃 ,在工作当中和老同志互相配合,能够很好地应对复杂的局面,能够很好地处置突发的事件。
15天后,枝江市人民法院就作出判决:保险公司需赔偿2.8万元给李阿姨的儿子小宝,并很快将这笔救命钱就打到李阿姨的账户。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枝江市综治中心将作风建设贯穿基层社会治理始终,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综合体”,使“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承诺得以实现,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安全感与获得感。
枝江市综治中心主任 屈雄劲:通过力量集成、信息集成、指挥集成、管理集成和服务集成,为群众打造了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方便群众更高效地解决纠纷、解决困难。
老王是宜昌市某央企的退休老党员,最近,他被宜昌市西陵区综治中心返聘为社区“微网格”的“网格长”。
宜昌市西陵区综治中心主任 席艳新:以30户居民为一个单元,在每个单元发掘3名居民骨干,从事信息摸排,做好矛盾纠纷的化解。
刚上任没几天,老王就遇到了一起邻里纠纷。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他们的工作必须以“密切联系群众”为导向,要主动收集群众诉求,将“坐堂办公”转为“上门服务”,让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秉着为民服务的宗旨,老王来到了投诉业主小吴的家里。
小吴说,她楼上的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将洗衣机的排水接入阳台公共排雨管道中,由于管道年久失修,排水不畅,洗衣污水渗漏、漫溢,导致楼下的房屋装修受损,经常出现“楼上洗衣,楼下下雨”的情形。楼上的业主将责任归咎于物业公司,认为物业公区管道维护不当。物业公司认为业主违规装修,不该擅自接驳公区管网。小吴自行协商多次,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
老王主动联系社区网格员、业主和物业公司召开调解会,社区通过“吹哨报到”机制,邀请住建部门参与,最终三方达成一致意见:由物业公司聘请专业施工队伍对公区管道进行更换,资金由楼上业主、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共同承担。
宜昌市西陵区气象局社区网格长 老王:我是一名党员,一个党员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当我们的小区有矛盾的时候,通过我们的推动和努力,使矛盾得到了解决,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
西陵区的“微网格”基层治理模式,只是宜昌市综治中心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何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确保群众的诉求得到公正、合理的解决?宜昌市委政法委做出新探索。他们将八项规定教育成效融入综治中心工作评价体系,在考核“平安建设”“信访”等指标时,不仅看数据成果,更关注是否存在“表面整改”“虚假销号”等形式主义问题,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实地回访等方式检验工作实效。
长阳县综治中心主任 覃宁勇:在信息化上下功夫,做到线上线下同步受理办理,做到一站式一案一码矛盾纠纷处理,全程可查询、可追溯。
同时,宜昌市委政法委整合贯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推动平安建设考评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联动发力,确保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不走过场。
宜昌市综治中心主任 黄战:对我们的矛盾纠纷,进行一个“三全两督”的跟进,全量收集、全域交办、全程跟踪,督办他的办理程序,督办他的办理质效,做到小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大事控制在县域,矛盾不上交。
(长江云新闻记者 胡爽 吕卓伟 张振港 通讯员 周玉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