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漳:“苦”茶叶做成“金”产业 1200户茶农增收
盛夏时节,阳光充沛,雨水丰盈,茶树生长旺盛。然而,此时的茶叶常带苦涩,市场接受度不高。肖堰镇蓝云茶业却从中捕捉到商机,通过精准对接市场订单需求,引入智能化加工设备,将原本不受青睐的夏秋茶加工成适销对路的大宗茶产品,让愁销的绿叶子摇身变为助农增收、激活产业的“金叶子”。

在蓝云茶业的千亩茶园,一垄垄茶树依着山势蜿蜒起伏。不同于春茶采摘时的人潮涌动,翠绿的茶垄间只见数名茶农驾驭着采茶机穿梭其中。随着锋利的刀片轻快划过茶树顶端,一片片茶叶簌簌落入茶篓,成为加工大宗茶的原料。

以往,夏秋茶靠人工采,一人一天只能采30到50斤。现在一人操作一台机器,一天能采800到1000斤,效率提升非常明显。
大宗茶,又名大叶茶,是将采收芽叶后茶树萌发出的嫩梢作为原材料,经过杀青、揉捻、烘干等环节生产出来的茶叶。往年,随着春茶采摘结束,茶园便进入管护阶段,品质不高的夏茶也一直没能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伴随市场需求的日益多元与茶叶加工技术的持续革新,夏秋茶的潜在价值正被不断释放。蓝云茶业精准锚定这一市场机遇,洞察多地大宗茶订单需求后,果断调整生产加工策略,拓展大宗茶业务。

近两年,公司引进了一套全自动加工设备。设备满负荷运转,每天可加工鲜叶2万斤。只需设定好参数,两名工人一天就能完成5000斤干叶,不仅降低了管理成本,生产效率也大幅提高。
为充分激发产能,公司积极号召周边茶农加入夏秋茶采收。目前,每日稳定收购的鲜叶已突破万斤,为大宗茶加工提供了充足原料。

我们用机器采,比较轻松,一天能采七八百斤,收入有一两百块钱。
从曾经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供不应求,随着公司大宗茶订单量逐渐增多,公司在满负荷生产的同时,更带动周边1200户茶农增收,农户每亩茶园每年可额外增收600至800元。

近期,我们已达成意向性订单150多吨,这条生产线每天能生产两吨多干叶,争取在10月份完成所有订单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