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襄州区:提能力 建机制 促担当 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新动能

长江云新闻  2025-07-12 18:30:08
分享到:

“小驿站”构筑商圈便民“大格局”

今年以来,襄阳市襄州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深入开展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行动,一场旨在锻造“懂经济、善服务、敢担当、守规矩”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行动在全区上下蓬勃展开。活动聚焦发展所需、企业所盼、民心所向,推动干部走出机关、下沉一线,在服务商圈、助力楚商、纾困企业的火热实践中淬炼真本领、展现新作为。

在襄阳市襄州区最繁华的光彩商圈,一座200平方米的便民服务驿站正悄然改变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最近,随着“爱心托管班”的正式开班,这个由襄州区委组织部打造的“光彩商圈服务站”再次升级,让商户、零工、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和双职工家庭同时感受到“家门口的幸福”。

襄阳市襄州区光彩商圈商户 喻会:在这里不仅能学到专业的知识,还能培养特长,让孩子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作为襄州区创新基层治理的“试验田”,光彩商圈服务站以一室多用、集中服务为核心理念,将分散的红色驿站、零工驿站、职工之家“三站合一”。同时,多家职能部门入住服务站并发挥作用。5名专职网格员常驻办公,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商户门口。运行2个多月来,已经成功覆盖53家企业、1700家个体工商户、1.1万名群众,用实打实的服务绘出商圈发展“同心圆”。

襄阳市襄州区光彩商圈商户 周国昌:以前没有建的时候,商圈办些事情,跑了很多单位部门,现在就是隔壁,打个电话他们都来了。

不仅如此,“光彩商圈服务站”创新打造的“1+3+N”服务网络,更将温暖延伸至每个角落。在零工驿站,灵活就业人员找到了“组织”;商圈暖“新”角里,25家爱心商户为外卖骑手提供专属折扣;“驿小帮”议事平台上,商户与居民代表围桌协商,成功化解占道经营等17起矛盾。

襄阳市襄州区光彩商圈商户 汪普:以前楼上漏水要找物业,用工短缺要找人社局,现在服务站里转一圈全能解决。

当政务服务与商圈发展同频共振,协同效应日益显现。网格员下沉一线,为商户解决经营难题;“光彩暖小铺”志愿服务队壮大至64人,环境整治、就业帮扶样样参与。

襄阳市襄州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罗宏兵: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深化服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组织体系、服务体系、治理体系,切实推动基层治理从碎片化走向集成化。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襄州区委组织部统筹各方力量在光彩商圈服务站举办暖商、助商系列活动。共计为企业、商户协调完成贷款超过5000万元,发布招聘信息千余条,帮助1200多人实现就业。

楚商归巢筑梦 匠心点亮家乡

从游子到归雁,从匠心到引领。湖北金艺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利华用扎根家乡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新时代楚商“归巢兴业、反哺桑梓”的动人情怀。他的奋斗之路,亦是襄州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干部服务效能的生动注脚,更是众多楚商精英踏上归途、返乡创业的澎湃动能。

在襄州区双沟镇,湖北金艺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2018年,在襄州区“楚商回乡”政策的感召下,董事长王利华毅然决定带着资金、技术和经验,回到家乡投资兴业。然而,创业之初,用地、资金、用工等难题接踵而至。关键时刻,襄州区及时出台的“返乡创业十条”政策如同“及时雨”,区干部队伍展现出的高效服务能力,让王利华的难题迎刃而解。

湖北金艺佳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利华:人社部门主动上门,帮我们组织了多场招聘会,招聘到了60多名(技术)骨干 ,就这样在多方努力下 ,我们实现了当年投资、建厂、投产,第二年企业就进规,企业发展加速度。

企业要做大做强,转型升级是关键。襄州区人社部门化身“人才红娘”,成功为企业引进华中科大博士团队,攻克核心技术难关;科经、发改等部门当好“金融顾问”,牵线搭桥争取3000万信用贷和知识产权贷,助力企业建成工业4.0智能车间,产能提升3倍,在政府指导下,企业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专精特新”企业,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襄阳市襄州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刘明:我们要求干部不仅要懂政策,更要懂企业需求,能精准对接资源 ,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是我们提升服务能力的体现。

细致入微的服务和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强劲的创新动力。2024年,金艺佳公司销售额突破8600万元,带动了150多人就业,成为华中包装领域的“隐形冠军”。同时,企业还积极投身公益,累计捐赠物资10多万元,并投入400多万元升级环保设备,守护家乡的绿水青山。据了解,今年以来,襄州区全力推动返乡创业和楚商回乡工作提质增效,通过开展“接您回襄”返乡创业专项行动,精准对接需求,建立“数据库”,及时传递家乡发展动态,推动更多企业家、成功人士来襄投资兴业,全力打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

襄阳市襄州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 汪坤:我们着力打造一支懂产业、通政策、精服务的专业化干部队伍,目的就是让企业家,在襄州投资放心、创业安心、发展顺心,最终实现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更高质量就业。

一线调研助企纾困 老旧厂房焕发新机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细胞,企业兴则经济兴。今年1-6月,襄州区聚焦企业帮扶和项目攻坚,扎实开展“四上”企业调研服务工作,多行业主管部门挑选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调研全区772家“四上”企业,帮助企业纾解一大批难题。

最近,位于襄州经开区朱庄园区的湖北妙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增厂房车间,施工人员正紧张有序地进行装修,排风系统安装工程即将收尾。7月中旬,80台套崭新的高精度开槽设备将进驻调试,助力企业产能实现“翻番”。

湖北妙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锋:随着两年多的发展,现有的厂房,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快速增长的订单需求 ,扩产提能迫在眉睫。

今年4月,襄州区在调研时了解到该公司因订单量大幅增长,急需新增厂房的需求后,及时组织协调多部门召开现场办公会,商讨解决路径,拟定解决方案。

襄阳市襄州区重点项目办主任 曾庆宇:通过“资产保全”的形式,锁定周边已退出企业资产,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腾退出厂房 ,无缝对接妙壳扩产对新增厂房的需求。

从落户时为员工协调上下班乘车、集体宿舍、引入生活商超,到生产中灵活破解用电难题,再到如今盘活老旧厂房助推企业拓展新空间。襄州以全链条、全周期的贴心服务,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这份温暖而高效的守护,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坚定深耕襄州、逐梦发展的信心。

湖北妙壳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锋:公司落户襄州后,先后累计投入了1500万元进行了技术的攻关,同时我们厂区年产值,也从两年前的2400万元,跃升到去年的1.2亿元。

当“小驿站”的便民灯火温暖了商圈烟火,当“楚商归巢”的匠心故事点亮了家乡梦想,当沉寂的老旧厂房在精准纾困中奏响新生乐章,一幅干部队伍与市场主体、人民群众同频共振、携手奋进的生动图景在襄州徐徐展开,这场淬炼与奔赴,不仅为襄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更实现了干部成长与事业发展“双向奔赴”。

襄阳市襄州区委书记 刘明锋:襄州区将干部素质提升年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两资三能工程等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全面提升干部素质和能力。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实践平台,以五化管理为抓手,树牢不看背景看实绩。不看表面看表现,不看资历看能力的鲜明导向,为湖北建成支点和襄阳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多做贡献。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廖云翔 张雪晶 李晓雨

襄州台

通讯员 周阳 李书梦 王梦祥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