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知道一点》丨文博寻宝季:这里有只爱情鸟

长江云新闻  2025-07-10 10:31:46
分享到:

大家好,我是来自秦代的喜!之前带大家见识了不少宝藏文物。今天,我们再去荆州博物馆,欣赏战国时期的顶流食器——雕刻彩绘鸳鸯豆!这件文物啊,光听名字就能感受到强烈的浪漫感,毕竟鸳鸯可是赫赫有名的“爱情鸟”呀!

没错!这小小鸳鸯豆用你们当代人的话讲可谓“把恩爱放在了饭桌上”,在实用美观的同时还兼顾了浪漫感!

△雕刻彩绘鸳鸯豆 来源:荆州博物馆

这件宝贝在1975年从荆州雨台山楚墓中被考古学家们发现,它“出道即巅峰”,被认证为“国家一级文物”,由荆州博物馆收藏。乍一看,这鸳鸯豆以黑漆为地,红、黄、金三色彩绘均匀布于表面,豆盘、豆柄、豆座三部分构成整件器物,整体精致且优雅。

当盖子扣合在豆盘上时,嚯!一只盘颈回首、双翅收合的鸳鸯便跃入我们的眼帘!鸳鸯本体绘满了金灿灿的羽毛,鸟尾两边绘有两只优雅洒脱立凤,显得器物整体清新脱俗,让人耳目一新!

△鸳鸯豆上层结构图 来源:荆州博物馆

“豆”是啥?简而言之,就是古人装肉酱和腌菜等食品的“高级餐盘”,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件彩绘鸳鸯豆,无论是造型创意还是制作工艺,在古代漆豆制作领域都可谓是独领风骚!它的豆盘、豆盖浮雕纹路浑然一体,共同组成那轻巧灵动的鸳鸯鸟!在尽心勾画其细节的同时不出盘廓,与其他结构珠联璧合,真可谓是匠心独运,精妙绝伦!

【涨知识】

【鸳鸯为什么是爱情的象征?】

鸳鸯总被视作爱情的浪漫符号,这背后藏着古人的观察与想象。

求偶期的鸳鸯常一雄一雌形影不离:雄鸟会紧紧跟随雌鸟,时而衔来小鱼“献殷勤”,还会相互梳理羽毛,这些亲密互动被古人捕捉,赋予了“忠贞不渝”的寓意。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中写下“愿作鸳鸯不羡仙”,首次将鸳鸯比作恩爱夫妻,此后“鸳侣”“鸳枕”等意象频现,让鸳鸯成了爱情的代名词。

但现代动物学家带着科研实锤来拆台了:鸳鸯其实是“海王体质”,根本不是一夫一妻制!鸳鸯的“一夫一妻”仅限于繁殖期的社会合作,基因层面的混交才是常态。这种反差恰似人类对玫瑰的执念——明知花朵会很快凋谢,仍用它寄托长久的爱情。不过,鸳鸯的象征意义早已超越动物学事实,成为承载千年浪漫想象的文化符号。

下次去荆州博物馆,记得在鸳鸯豆展柜前拍张照——这只装过肉酱的“爱情拌饭神器”,用两千年的时光告诉我们:浪漫这事儿,老祖宗早就玩明白了!

编辑:郭新峰 严阮木子(实习生)

审核:杜雅婷 杨康 柳芳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