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在教育强省和支点建设全局中积极展现学会作为——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长会议在省教科院召开

长江云新闻  2025-07-08 11:21:18
分享到:

2025年7月4日,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在省教科院组织召开了第五届理事会第四次会长会议。学会会长、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雷万鹏教授出席会议并做了总结。会议由学会副会长、省教科院副院长刘国卫研究员主持。出席会议的副会长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李祖超教授、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志峰教授、黄冈师范学院副校长夏庆利教授、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彭宇文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院校研究所所长雷洪德教授、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副校长李仁平教授。湖北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熊德明教授、党委委员雷玉菊副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学会秘书处有关同志列席会议。

会上,夏庆利教授领学习近平总书记6月30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求是》2025第10期上发表的重要文章《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李祖超教授主持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专题研讨。李志峰教授传达省社科联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刘国卫研究员主持“推进湖北教育强省和支点建设,学会何为”研讨。雷洪德教授介绍学会2024年的主要工作成效及2025年工作安排。李仁平教授介绍了2025年学术年会筹备方案。

在弘扬“三大精神”中展现学会担当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对湖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结合自身经历和个人认识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认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潮流中才能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二十八年红旗不倒”凝结了大别山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先锋”;新时代弘扬大别山精神,就是要确保优良革命传统和和作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奋战特大洪水凝结了“抗洪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新时代弘扬抗洪精神,就是要同心同德、团结奋斗,风雨无阻、坚毅前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铸就新的历史伟业。

伟大抗疫斗争锻造了“抗疫精神”,其核心要义就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斗争伟大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中国人民是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坚实国力是从容应对惊涛骇浪的深厚底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应对人类共同挑战、建设更加繁荣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大家认为,“三大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蕴含的是信念力量、团结伟力、科学精神。弘扬“三大精神”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具体行动,是凝聚支点建设强大精神力量的必然要求。弘扬“三大精神”,就是要筑牢理想信念的基石、系紧团结奋进的纽带、磨砺攻坚克难的利剑。

大家认为,教育经济学是一个学术性、学理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发挥专业作用、破解难点问题,是湖北省教育经济学会的重要责任,学会弘扬“三大精神”,就是要将其落实到学术研究、智库服务和人才培养中;要发挥学会专家富集的优势,围绕教育政策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拿出过硬的成果;要加强全要素生产力研究,将理想信念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教育经济学的方法与范式去研究;要创新学会工作机制,积极推进课题发布、创新智库研究,以学会贡献助力教育强省和支点建设。

在教育强省和支点建设中展现学会作为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明确指示湖北要“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对湖北发展提出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加快建成支点,是湖北的使命,更是湖北的机遇。今年的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要按照“一年开新局、五年大变化、十年结硕果”的步骤,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全省教育大会对加快建成教育强省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动员,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教育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24-2035年)》,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绘制了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

省政府明确提出要按照“以新需求倒逼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双重逻辑,加速重构教育供给体系和能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大家认为,湖北教育强省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难点问题需要突破,比如构建学科创新体系、建设学术创新共同体、新型研究型大学、高等研究院、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教育资源优化利用、高等教育院校重组和学科重塑、师范教育体系重构等问题需要深入开展研究,这些很多都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学会要立足湖北产业发展、资源供需适配、建强省属高校、重构职业教育供给体系等开展学理探讨;要围绕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资源优化利用和AI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等议题,用教育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实证研究方法,融入创新元素,为教育强省建设政策供给贡献学会力量。比如,职业教育面临向高层次、专业化和实用性转型,要立足与湖北现代产业布局发展需求对接,聚焦职业教育新“双高”建设和“双优”建设、职教本科建设等开展深入研究。又比如,湖北基础教育面临教师学历提升任务繁重,要围绕师范教育体系重构、教育硕士培养机制创新等方面加强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

在传承创新中办好2025年学术年会

大家一致同意,2025年学术年会由湖北文理学院承办,时间初步确定为11月7-9日,坚持2024年学术年会的好的做法,设计“课题申报与实证研究”研讨会和学术年会两个环节。其中,“课题申报与实证研究”研讨会聚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实证研究方法、教育政策研究,邀请高水平专家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术年会围绕“教育综合改革与教育资源优化利用”展开,专题包括:人口变化与教育资源统筹调配、基础教育扩优提质与要素保障、职业教育普职融通与产教融合、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教育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与绩效评价、师范教育改革、新时代教育供给与需求格局重塑、教育数字化与教育强省建设等,采取主旨报告与分论坛的形式进行,为湖北教育经济学繁荣和研究生培养搭建桥梁、纽带和平台。

最后,雷万鹏会长对此次会议作了简要总结。他认为,此次会长会议内容丰富、议程紧凑,各位副会长积极参与,学习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围绕弘扬“三大精神”、湖北教育强省和支点建设中的学会作为进行了深入研讨,传达了省社科联九届六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坚定了学术研究、智库服务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学会的凝聚力、内生力和引领力。他要求,年会主题要有时代性、连续性和创新性,秘书处要广泛征求学会成员的意见,进一步遴选和提炼专题,会议内容和形式要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厉行节约和为基层减负的原则,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优化。他强调,学会作为学术性组织,更多的是发挥链接作用,大家要提高站位,加强协作,坚持“融合”思维,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单位发展面临的瓶颈作为研究重点,实现学会研究、工作推动、情感交流同频共振,以高水平的学术品质推动学会高质量发展,为湖北教育强省建设积极贡献学会力量。

(作者: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任会兵、张云玮)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