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鄂州这个村今晚登上央视《新闻联播》
7月7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节目头条播出【新思想引领新征程·开创城乡融合发展新局面】专题报道。其中,由湖北广播电视台鄂州记者站采制的“峒山村城乡融合发展成就”,作为重点报道内容呈现。
盛夏时节,湖北鄂州峒山村瓜果飘香,前来体验农事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还有学校在这里开设研学课堂。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曾来到峒山村,同乡亲们进行座谈。总书记指出,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把广大农村建设成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作为湖北首个城乡一体化试点城市,近年来,鄂州逐步构建起“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物流”都市特色农业体系。现在,峒山村已建成万亩水产、千亩湘莲、百亩樱园等22个生态农业项目。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党总支书记陈又胜说:“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目前有32家新型农业主体入驻峒山,他们带来了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流入峒山,丰富了乡村业态,带动了村民持续稳定增收。”
如今,漫步峒山村,道路四通八达,改厕入室、生活污水收集、村湾保洁、生活垃圾转运实现全覆盖。小小山村的发展变迁折射出我国城乡关系发生的深刻变化。
【新闻链接】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峒山村考察时,强调“要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广大农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十二年来,峒山村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为突破口,以土地流转、托管服务、股份合作的形式,我们村土地流转率位于湖北全省前列。
按照农户自愿入股的原则,湖北鄂州市鄂城区长港镇峒山村有序流转土地7800多亩,占全村土地80%左右,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建成万亩水产、千亩湘莲、百亩樱园、十里水杉等22个生态农业项目。
湖北嘉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峒山基地是2021年通过峒山村的招商引资过来的,公司通过工厂化循环水车间养殖中高端淡水鱼种的苗期管理提高产量,降低农户的养殖风险,未来,湖北嘉禾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峒山基地将括建一座水产深加工厂,吸纳附近400到600位村民就业。
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村里很快成立了农业发展公司。每一位村民都是股东,定期拿到一定的分红,既可以保障村民就业,增加村民基本收入,又可以提高生活品质。
村里的发展有了起色,越来越多的在外年轻人回村搞起了种植养殖、农业服务和乡村旅游。2023年,结束了十年在外务工生活的峒山村村民陈川,回村建起了峒山露营基地,以农文旅作为突破点,做升级版的农家乐。村里帮忙建起了停车场,把旅游公厕提档升级,还新装了不少路灯,现在露营基地人气特别旺。
据了解,从2013年到2024年的11年间,峒山村从70%的村民在外务工转变为60%的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人均年收入由2.2万元增至3.78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缩小至1.13:1。村集体经济收入由26万元增至502万元。
在产业富农的同时,峒山村的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进出村湾的30多条道路建设完成,主干道是刷黑的柏油路。实现改厕入室、生活污水收集、村湾“保洁、生活垃圾转运100%全覆盖。
如今,漫步峒山村,沟清,路畅,民居整洁,花草点缀其间,青瓦白墙的村居与山水田园融为一体。历史建筑整旧如旧,古树、古井也得以保护,整村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峒山村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引领,抓好露营研学、水产养殖等农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抓好峒山乡愁文化,长港农垦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发掘,抓好长港河流治理,污水全收集处理,农场耕地保护等生态修复工程,带动就业创业,带动人才回流化。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苏潇 全晟 刘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