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用一粒谷重构农业产业链

长江云新闻  2025-07-06 19:50:55
分享到:

湖北是农业大省,同时也是科技强省,如何让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来看随州企业的探索。

记者 刘飞:一粒米,一滴油,一片药,这三种看似毫无关联的东西,都和一种物质相关,那就是稻谷。稻谷把米粒脱壳之后形成米糠,这个就是把米糠碾成的粉末,把它当成原料提炼出稻米油,剩下的皂脚提炼成药剂所需要的谷维素,真正把一颗稻谷“吃干榨尽”。

在湖北省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常被用作饲料的米糠,摇身一变,成为了营养健康的稻米油、谷维素,经济效益翻了十几倍。不过,作为一个农业企业,支撑巨大的研发需求并不容易。

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创总监 黎星星:与湖北医药工业研究院以及武汉轻工大学等4家院校合作,通过企业拿课题、高校来研发,企业来转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借助外部力量补充企业科研内需,实现共研、共享、公用,合力破解技术创新难题。

有了高校院所的加持,企业有了底气,他们每年投入2100万元投入研发,从消费终端寻求研发方案。比如,对谷维素的开放,就是顺应健康消费需要的新选择。

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莎莎:这个行业是原材料稀缺的,(我们)走遍了全国的谷维素加工厂,看完以后信心倍增,是因为我们有很好的原材料。我们和国药集团合作,解决了这个壁垒,原材料能转化了。

记者:这就是我们继续去创新,去跨越的底气。

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莎莎:对,如果没有前端我们年产20万吨的大米(加工车间),年产10万吨的精炼(生产)线,我们是不敢做这个产业的。

生产端,企业建立数字化管控平台,追求精细化管理。

湖北省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姚莎莎:采用5G绿色智能数字化平台,能收集、整理和分析生产经营全流程数据,实现工厂生产关键步骤时时可查。

通过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反向重构农业供应链。企业的15万亩水稻,亩均产值可达2600元,是普通水稻的1.8倍,带动周边农户平均增收3000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飞 周科屹 通讯员 徐威)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