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勇争先 建成支点 谱写新篇”主题宣推暨“每欲到荆州”全媒体行动炫彩启动
5月21日,“奋勇争先 建成支点 谱写新篇”主题宣推暨“每欲到荆州”全媒体行动在入选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的湖北荆州正式启动,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驻湖北记者,湖北省各级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负责人、编辑记者,共100余人参加了这次全媒体行动。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广播电视局、湖北广播电视台、荆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荆州市融媒体中心承办。21日下午,全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精品创作培训班与“每欲到荆州”全媒体行动同步展开,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在为期4天的集中授课、采访报道和现场观摩过程中,活动参与者们不仅能聆听到业内专家学者的精彩讲课,还将拿起笔、扛起摄像机,在荆州古城墙、沙市码头文创园、石首市麋鹿苑和江豚苑、公安县高新区等地进行采访报道,记录荆州聚力支点建设的担当作为和生动实践。
视频提供:湖北广电卫视频道
打卡荆州古城墙
看荆楚文化古与今的碰撞
21日傍晚,“每欲到荆州”全媒体行动实践教学第一站来到荆州古城墙。荆州古城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现存城墙主要修建于明清时期。城墙周长约11公里,高约8-9米,厚约10米,由夯土和砖石砌筑而成,是中国现存保存较为完好的古代城墙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建筑价值。
视频提供:武汉音乐广播
晚上7点,华灯初上,媒体报道团沿着城墙漫步,城墙设有瓮城、敌楼、战屋、炮台、藏兵洞、复城门等。城墙之上,宾阳楼在光影秀的炫动中,更显雄伟壮观。城门处,游客来来往往,随处可见身着汉服的游人或拍照留念,或驻足欣赏;城墙外的九龙桥上车水马龙,灯光与城墙、护城河相互辉映,为夜色增添了十分活力。
视频提供:长江云新媒体集团
荆州古城墙的夯土工艺、城门形制、防御体系等,承载了春秋战国至明清的军事、建筑和社会文化信息,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载体,已经成为荆州乃至湖北的地标性文化景点。近年来,荆州重点打造这个文化IP,让其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如开发灯光秀、举办文化节等,通过现代技术活化历史,吸引年轻人关注,让传统文化“活起来”“炫起来”。
视频提供:广水融媒体中心
视频提供:长江云新媒体
寻迹沙市老码头
看长江工业遗产的焕新之道
21日晚,“每欲到荆州”全媒体行动实践教学第二站来到沙市码头文创园。沙市码头文创园依托沙市老港区的工业遗产改造而成,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近代沙市开埠和长江航运的繁荣时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沙市大力发展轻工业,沿江兴建了“活力28”、白云机电等全国知名企业,工业繁荣一时。
2015年起,荆州市全面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长江大保护行动,启动生态修复与城市更新项目,保留15.2万平方米历史建筑和工业遗址,采取“修旧如旧”原则,将沙市码头原来的废弃厂房、棚户区,改造成集文化展示、创意工坊、旅游休闲、滨江观光、特色餐饮等多种业态于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视频提供:潜江融媒体中心
记者们对园区内的“沙市记忆文化展示馆”和“沙市工业成就展示馆”进行了重点采访报道。展馆内陈列的这些充满年代记忆的老物件、电视节目、电影海报等,让记者们啧啧称奇。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生产,从传统工艺到智能化研发,大家强烈感受到荆楚工匠精神在当代工业中的延续与突破。
据了解,“奋勇争先 建成支点 谱写新篇” 主题宣推暨 “每欲到荆州” 全媒体行动从5月21日持续到24日,在集中授课环节,有来自湖北广播电视台、浙江广播电视台、成都广播电视台、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的业界大咖现场分享精品创作与全媒体传播经验,共同探讨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创新之路;在实践教学环节,记者们还将探访荆州博物馆、公安县“洪流”抗洪精神主题展馆等地,采访报道2025中国龙舟公开赛(湖北•荆州站),集中宣推长江文化、荆楚文化、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生态发展等方面的特色亮点,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广电力量。
(长江云记者 赵轶 管佳莹 黄静蕾 梅媚 姜琪 杨子萌 彭尧 周瑞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