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咸丰:富硒白茶叶 富农大产业
在恩施咸丰有一句顺口溜:“一天不喝茶、走路都打滑”。自明朝起,咸丰茶就经由13条茶盐古道运往四面八方,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手段。平均海拔800米的咸丰县,年均气温13.5℃,无霜期长达200多天,优越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白化茶”生长,由此诞生了被誉为茶中“白富美”的咸丰白茶。那么,作为“中国富硒白茶县”,咸丰白茶到底有哪些独特之处,一起来看看。
叶片白里透绿、茶汤晶莹剔透,闻着香气柔和、品饮滋味甘鲜,这就是恩施州咸丰县独有的“咸丰白茶”。在第二届全国白化茶名优茶大赛上,5名专家通过看、闻、品、触等方式,对59个白化茶样品的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指标进行盲评,满分为100分。最终,包括咸丰白茶在内的6个样品被评为特别金奖。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副所长、二级研究员 鲁成银:白化的品种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滋味比较鲜,从评审来看整体水平是比较高的,大部分都在90分以上。
咸丰县拥有典型的冷凉型云雾气候,春季气温保持在23℃以下,茶树发出的嫩芽叶片洁白如雪,叶脉翠绿鲜明,白化周期达50天以上,造就了“咸丰白茶”白化好、富元素、美滋味的“白富美”形象,颇受市场追捧。
陕西省西安市争取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承启:咸丰白茶入口清爽甘甜、香气清润如兰自带兰花香味,深受我们西安人民和西北人民的喜爱。
目前,咸丰已发展茶叶种植面积28.3万亩,其中白茶15万亩,稳居全国第三、湖北第一。咸丰县建立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技术队伍,深入茶园指导推广“去夏增春”技术,持续增加名优茶的比重。
恩施州咸丰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 姚健:去夏增春技术,简单地说是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春茶采收结束以后就进行深修剪,枝条直接还田,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春季病虫害发生很少,不会施用农药,也保障了茶叶的质量安全。
截至目前,“去夏增春”技术惠及十余万亩茶园,亩均增收八百元以上。在清坪镇一处单体达千亩的茶园里,过去田间管理十分依赖人工,如今咸丰县农业部门在这里启用全链条智慧茶园生态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全天候监测土壤、虫情、气象墒情等,利用新科技为茶园管理“减负”。全新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可为这座茶园每年节约管护工人50人左右,有效降低茶叶种植成本。
恩施州咸丰县骑龙山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张艳:有什么虫情、病情,它会第一时间上传到手机APP,我们也能第一时间看到,可以提前预防。
作为“中国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中国富硒白茶县”,咸丰县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坚持绿色、有机、富硒发展方向,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不断夯实茶产业发展根基。连续5年入选全国茶业重点县域,茶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12亿元。
恩施州咸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兴华:聚焦绿色有机、全程控制质量,加大富硒有机茶园建设规模,创建一批产地环境良好、标准化生产、产品品质优良的茶叶生产基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建始台 李书建 咸丰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