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当心自燃!湖北消防郑重提醒:夏天这些小物件别放车内

长江云新闻  2025-05-22 11:22:39
分享到:

你能想象吗?小小一根数据线,居然可能成为引发火灾的“罪魁祸首”!近日,浙江嘉兴平湖就发生了这样一起让人揪心的事。车主沈先生的小汽车突然自燃,经初步调查。此次起火极有可能是车内数据线惹的祸。眼下,气温正持续攀升,消防部门提醒,在炎炎夏日,有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可千万别随意放置在车内。

车载电源引发汽车自燃

5 月 12 日中午,浙江嘉兴平湖市的沈先生准备驾车外出,刚打开车门就发现车内冒出黑烟。后来检查发现,车顶、中控台以及副驾驶座椅部分区域都被烧损。初步调查是车内 USB 数据线接口故障发热,引燃了座椅。

“这条数据线我一直插在车载电源上,从来没拔过,真没想到会出这么大的事,几十万的车子差点就没了,”回忆事发时的场景沈先生心有余悸。

图片来源: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

一条普通的手机充电线是如何引发火灾的?随州消防救援支队新能源事故处理救援专家谢波介绍:“车辆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车内温度极易攀升至 60℃以上。在这种高温环境下,再加上电子设备长时间工作发热,风险系数会大幅增加。而长期插在车载电源上的 USB 数据线,其接口处可能因过热发生破损,导致短路事故的发生,进而引燃车内的可燃物。

此外,一些新能源汽车停车时,汽车电源仍会为 USB 端口供电,若驾驶员使用完车载充电器后未及时拔掉数据线,隐患或许会演变成火灾。”

同样在去年 4 月,浙江金华一起汽车自燃事故中,汽车副驾驶位置突然窜出火光,火势迅速蔓延至车辆前半部分。幸运的是,因车内门窗紧闭,氧气耗尽后火势自动熄灭,才未造成更严重后果。事后调查证实,正是手机数据线短路引发了自燃。

图片来源:国家应急管理部网站

随州消防救援支队广水大队监督员宋坤表示:“在日常检查和事故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车主对车内 USB 数据线的安全隐患缺乏重视。不少人充完电后只拔手机不拔线,让数据线长时间插在车载电源上,这无疑是在‘埋雷’。

此外,市面上数据线品牌五花八门,一些车主为了图便宜,选择非正规品牌的充电线,大大增加了短路、过热的风险。”

高温天气如何降低车辆自燃风险

消防部门提示车主,车主停车后应及时检查并拔掉 USB 数据线,防止接口长期通电发热;选购充电线时要认准正规品牌,确保质量安全;定期检查车辆电路系统,高温季节来临前更要全面排查;避免在车内放置打火机、香水等易燃易爆物品,老花镜、矿泉水瓶等也可能在特定条件下产生凸透镜效应(长时间聚焦光线,导致焦点温度过高)引发火灾,需格外留意;夏季停车尽量选择阴凉处,减少车辆暴晒时间。

车内打火机、矿泉水瓶成夏季汽车自燃潜在风险隐患

慎用网红降温喷雾

网红降温喷雾看似能快速解决车内高温问题,实则暗藏巨大安全风险。消防部门介绍,目前市面上多数网红降温喷雾,其成分中含有如丁烷、丙烷、异丁烷等易燃易爆物质,部分还添加了酒精。以常见的加压罐装降温喷雾为例,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这些易燃易爆气体通过高压液化存储在金属罐体中,喷出后迅速汽化,吸收周边环境热量,以此实现快速降温 。

孝感支队消防员测试“网红降温喷雾”的可燃性

然而,夏季车辆长时间在烈日下暴晒,车表面和仪表盘温度能轻松攀升至七八十摄氏度。在这样的高温环境下,若将降温喷雾长期放置在车内,瓶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受热后会快速膨胀,极易引发爆炸。

实验显示,将车辆曝晒在气温 38 度的室外,仅 5 分钟,车内温度就高达 73 度,此时向车内座椅喷射两罐降温喷雾,再用近 3 米长的火把伸进车窗,瞬间汽车的前后挡风玻璃被炸飞数十米,车内一片狼藉,爆炸威力惊人。

孝感支队消防员将“网红降温喷雾”喷洒在车内,遇到明火瞬间引发轰燃

汽车自燃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更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车主们务必重视这些细节,防患于未然,守护驾车出行安全。

(长江云新闻记者 钱开)

责任编辑 钱开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