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40余位行家里手现场“取经” 湖北农垦小麦“田间日”活动走进张集农场

云上老河口  2025-05-22 09:43:45
分享到:

5月20日,2025年湖北农垦小麦“田间日”活动在老河口市张集农场成功举办。来自全省各地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的40余位代表,齐聚全国农垦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基地——张集科研示范基地,参加田间观摩、现场测产、农业社会化服务座谈交流和专家授课等多项活动,共同探索湖北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活动现场,10台联合收割机马力全开,仅3小时便完成500余亩小麦收割。“一台收割机每小时作业20亩,效率比传统方式提升5倍。”湖北农垦联丰张集农业公司办公室主任彭佳介绍。

张集科研示范基地占地560亩,目前共展示、示范83个小麦品种,其中“垦麦58”“垦麦008”等我省自主培育小麦新品种表现亮眼。“老河口市小麦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今年测产最高亩产达688.3公斤,亩产稳中有升。这不仅源于张集科研示范基地在良种培育上的持续发力,也离不开农技专家们定期抗旱巡防。”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付奇伟在现场介绍。

在当天的测产环节中,由华中农业大学、襄阳市农业农村局、老河口市农业农村局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深入田间取样,实测面积10.89亩。通过机械脱粒、称重、扣除杂质和水分等流程,实测张集科研示范基地小麦亩产达667.2公斤。专家表示,本次测产结果将作为全省品种推广和种植技术优化的重要依据。

在位于老河口市张集镇的湖北农垦联丰农业开发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代表们仔细观摩了智慧云平台实时监控系统。通过该系统的“天眼”,不仅能实时知晓系统内185台农业机械的作业轨迹,还能全时掌握土壤墒情、病虫害预警等重要信息,为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

襄阳市清河农场实行的是“小麦—水稻”轮作模式,对社会化服务需求大、感触深。该农场负责人刘青刚有感而发:“通过社会化服务,我们实现了‘六个统一’,订单生产让农民每亩增收500元到700元。”

本次“田间日”活动,让这些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行家里手也收获满满。孝感市中洲垸农场副场长张绍武说:“通过品种对照田,我们直观看到各品种优劣。这几天我们也在进行小麦收割,亩均产量是556.1公斤。这里的标准化管理和智慧喷灌系统值得借鉴。”

屈家岭管理区何集办事处农经办主任罗真格感慨:“张集农场品种全、管理精,我们要把先进经验带回去。”

省农业农村厅农垦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依托农垦平台,推广“张集模式”,加速良种良法落地,做实单产提升行动,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

一审:梁瑞峰

二审:王建明

三审:刘兵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