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一篇作文AI成动画!湖北8岁小学生斩获北影节大奖

长江云新闻  2025-05-20 11:21:20
分享到:

近日,来自湖北随州年仅8岁的小学生潘昱霖,借助AI工具,创作出的原创动画短片《小鼹鼠团团地下古堡大冒险》,获得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AIGC电影单元青少年组“最佳影片”。

“没想到一篇作文变成动画,还能拿奖!真的特别开心!”5月19日晚,潘昱霖在接受长江云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忆道:“这部动画的最初文稿,其实来自我在2024年10月写的一篇作文,题目叫《小鼹鼠团团地下古堡大冒险》。当时作文完成后,爸爸和语文老师都觉得写得很有想象力,鼓励我进行二次创作。”

8岁小学生如何靠AI拿下北影节大奖?

“爸爸化身我的‘技术顾问’,全程陪着我,帮我查攻略,手把手教我AI创作和视频剪辑,协助我将创意变为现实。”小潘同学告诉记者。

在分享创作历程时,小潘同学回忆道,他先将作文手稿转化为分镜本,运用多种AI工具生成角色与场景等核心视觉元素,再借助Deepseek和即梦AI创作动画主题曲《向未知出发》,最终通过剪映完成剪辑与配音,共耗时一个半月完成。从提示词编写、形象设定筛选到技术调试等关键环节,他全程发挥主导作用。

可是,潘昱霖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AI生成的‘团团’形象每次都不一致。”小潘同学坦言,他和爸爸不断地反复调试提示词,最终,找到了相似度最高的一版。

面对画质模糊、视频卡顿等技术难题,他积极求助Deepseek,并采纳其建议进行优化。为了提升打字效率,他还巧妙地运用了语音输入法。

动画制作完成后,小潘同学还利用AI为影片生成配套主题曲《向未知出发》。他选定活力、流行的音乐旋律,“我生成了很多版本,最终生成了一首令自己非常满意的曲子。”他自豪地说:“每次遇到困难并成功解决,都让我特别有成就感。我觉得只要动脑筋、敢尝试、用心做,原来看起来很难的事,其实也没那么难。”

谈及影片主角小鼹鼠“团团”的设计,小潘介绍说,“团团”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他曾养过的一只宠物仓鼠:鼻子以上及背部为灰色,鼻子以下和腹部为白色;它所穿的探险服融合了游戏《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主角林克的装扮,头戴的羽毛帽子则借鉴了《彼得·潘》中主角的帽饰元素。这些细节赋予了“团团”独特的视觉风格和辨识度。

“原来使用AI的方法就是学好语文!”

潘昱霖的AI之路,源自一次偶然的兴趣萌芽。潘爸爸回忆说:“他在网上看到有人用AI把火山喷发的岩浆变成爆米花的视频,觉得特别有趣,对AI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此后,父子俩开始一同探索AI的世界。

在学习AI的过程中,小潘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在日记中写道:“原来使用AI的方法就是学好语文!只有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AI才能理解并还原你想要的画面效果。”每当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心中所想的画面,他都由衷赞叹:“人工智能真厉害!它改变了我们的创作方式。”

谈及AI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潘爸爸坦言,曾经他们对AI是否适合孩子使用有过顾虑,但真正接触后发现,AI本质上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AI可以帮助我们把创意更好地落地,可以服务于我们的创造力,但真正打动人心的,是创作者背后的情感共鸣和清晰的艺术愿景。”

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AIGC电影单元青少年组“最佳影片奖”

《小鼹鼠团团地下古堡大冒险》高清完整版来了

点击下方即可观看

《小鼹鼠团团地下古堡大冒险》简介:

影片主角小鼹鼠“团团”原是住在森林中的一位爱探险的小动物,在地下挖洞时无意发现一座神秘古堡,从而开启了一段充满机关陷阱、谜题挑战的奇幻之旅。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淑俊)

责任编辑 郑淑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