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恩施 | “慢城”来凤跑出文旅加速度
龙凤马拉松:跨省合作 点燃两地文旅新引擎
湖北来凤县与湖南龙山县以“体育+文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口,通过“湘鄂龙凤马拉松”等品牌活动,探索融合发展新路径。今年五一假期,当地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实现“流量引进来、消费留下来、品牌走出去”的县域经济跃升。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来凤与龙山两县累计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亿元。
清晨7点30分,随着发令枪响,2.3万名跑者齐聚“龙凤马”的赛道,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条跃动的彩带,串联起湖北来凤与湖南龙山。赛道横跨酉水河两岸,跑者们在奔跑中感受土家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赛道旁,打安庆、三棒鼓等非遗表演此起彼伏,土家族居民以热情呐喊与民俗艺术为选手助威。
恩施州来凤县打安庆非遗项目州级代表性传承人 谭宗钊:我们通过打安庆的这种方式,向全国各地的运动员进行加油、鼓劲。
作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A1类赛事,今年的“龙凤马”共设马拉松、半程马拉松、龙腾健康跑、凤舞欢乐跑四个项目,不仅设置了名次奖还特别设置了龙凤居民奖,全马和半马报名的人数是去年的两倍,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个国家的选手参加。完赛选手可获赠景区通票,涵盖仙佛石窟、八面山等十大景点,进一步拉长旅游消费链。
参赛选手 刘丽: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龙凤马拉松,所以我选择了有龙的装饰的龙袍元素,我希望我们的跑友能在我们的龙山和来凤越跑越快乐。
参赛选手 彭亚玲:今天我报名的8公里,算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感觉现场的氛围特别热情,感觉不虚此行。
经过激烈的角逐,42.195公里马拉松男子组项目,卢卡以2小时17分54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女子组项目,熊娟以2小时42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21.0975公里半程马拉松男子组项目,埃文斯以1小时8分41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女子组项目,秦维娜以1小时25分52秒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42.195公里马拉松女子组项目第一名 熊娟:风景都特别优美,就感觉是来度假的。跑的时候在赛道上面也很享受,也像在旅游。
42.195公里马拉松男子组项目第二名 舒常华:赛道的话有上有下,爬坡的时候可能有点痛苦,但是下坡的时候感觉很爽。
湖北来凤与湖南龙山是全国跨省最近的两个县城,中心城区距离不到4公里。湘鄂龙凤马拉松,已是第三年迎风启程。2025来凤酉味湘鄂龙凤马拉松的举办,旨在通过打造龙凤双城马拉松IP名片,充分展示民族团结的情谊和示范,实现“一马跨两省、畅游龙凤城”的良好效应,展现龙凤经济协作区发展新篇章。
恩施州来凤县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 肖媛恩:今年我们把赛事选在五一假期举办,我们考虑到有更多的选手可以利用假期来参加比赛,另外我们的选手来比赛的时候他的亲戚朋友都可以跟他一起到来凤来,到龙山来旅游观光,一起来感受两省交界之地,不一样的风土民情。
赛事经济:流量变现 激活县域产业链
一场马拉松,激活一条产业链。五一期间,来凤县借势“湘鄂龙凤马拉松”,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与产业动能,从“跑马热”到“消费热”,来凤以“赛事经济”为杠杆,撬动文旅全链条升级,探索出一条“小县城办大赛、大赛事促大发展”的县域经济新路径。
马拉松的溢出效应在五一期间持续释放,带动酒店、餐饮、交通等行业营收增长超40%。赛事期间,位于赛道终点的喳西泰广场化身“消费热土”,50余种本土特色产品集中亮相,吸引了不少居民和游客,让大家能够一站式领略来凤农业的独特魅力,品味地道的来凤风味。
来凤藤茶集团恩施州区域销售经理 张纯:在这次的马拉松活动中,我们藤茶集团在展台上面展示了我们的藤茶产品,以及藤茶衍生产品。我们也是想向全国各地的朋友,展示我们本地的特色产品。
游客 董世宪:最主要目前藤茶已经被湖北省纳入医保,我觉得这个藤茶非常不错,所以我这次过来一是逛一逛,二是把来凤的藤茶带一点回去。
展销会现场,尤以藤茶的特色产品最为瞩目。当地企业通过科研攻关,在藤茶中提取精华,制作出藤茶牙膏和藤茶手工香皂,受到现消费者的青睐。展销会还推出“赛事+消费”联动优惠,游客凭马拉松号码布可享商品折扣,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
游客 向熙池:感觉很新颖,因为这款手工皂融合了来凤藤茶的特色,所以想试用一下,如果好用的话可以买回家,跟朋友以及家人分享。
现场的游客还可以品尝油茶汤、米豆腐、社饭、油粑粑等来凤与龙山两县民族特色小吃。五一期间,当地通过马拉松的举办,每天吸引了近1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打卡,成为拉动内需、活跃市场的重要举措。
恩施州来凤县乡投公司总经理助理 田娅:五一期间,我们来凤县乡投公司,组织20个参展商齐聚喳西泰广场,主要有来凤藤茶、黄精酒 、松花皮蛋、凤头姜等农特产品,让游客们尽享来凤土家风情。
文旅融合:文化铸魂 绘就“诗与远方”
如果说体育赛事为来凤注入了活力,那么文化盛宴则为其赋予了灵魂。五一期间,《酉水飞歌》实景演出、跨省音乐会等文旅活动,以“文化纽带”串联湘鄂两省,吸引近40万人次游客,实现旅游收入超2亿元,生动诠释了“诗与远方”的深度融合。
夜幕降临,酉水河畔灯光璀璨,湘鄂交界处的“龙舞台”与“凤舞台”隔河相望。大型山水实景剧《酉水飞歌》以土家民歌《直嘎多哩嘎多》、非遗舞蹈《摆呀摆》为核心,融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将酉水流域的农耕文化、民族风情娓娓道来。演出每晚吸引近2万名观众,不少游客直言“仿佛穿越千年,触摸到土家文化的根脉”。
游客 闵昌娥:节目表演得很精彩、很独特,民族服饰也很好看,这边离湖南龙山也很近,可以一次体验两省风情,在这边玩得很开心。
舞台设计以酉水流域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创编元素,既保留了土苗文化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审美与科技创新。围绕酉水河,湖南省龙山县设置龙舞台、湖北省来凤县设置凤舞台,两省共赏一场文化盛宴。
表演者 滕炜:我是凤台的演员,我们用土家语演绎了一首《直嘎多哩嘎多》,大致的意思是要吃饭就要挖土,要吃肉就要喂肥猪,展示了我们土家人的勤奋劳作、勇敢向上的精神。
湖南省龙山县与湖北省来凤县一条酉水河之隔、一衣带水,山同脉、水同源,人同宗、民同俗,是全国相隔最近的两个跨省县城。《酉水飞歌》实景演出运用前沿灯光技术,将鄂湘两省的自然风光与演出完美融合。
恩施州来凤县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杨彬:我们通过倾情打造这一场跨省融合交流的实景音画《酉水飞歌》,让湖北来凤与湖南龙山两县的群众与游客们能够一起感受这场音乐盛宴。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能够感受到休闲“慢城”土家来凤的魅力。
除了实景演出,五一期间,来凤县还推出“不售门票、不赶行程”的山区音乐会,民谣、电子乐与土家山歌跨界混搭,吸引近千名年轻游客“反向奔赴”。
游客 杨小蕊:偶然看到这个山区音乐会,就毫不犹豫地来了,没想到这里这么棒,除了能听音乐放松身心以外,还能够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
此外,来凤与龙山联合推出“生态康养线”“土家探源线”“红色研学线”三大跨省线路,游客凭“一票通”可畅游两省十大景点。五一期间,跨省游客占比超35%,其中“生态康养线”最受青睐,酉水河漂流、八面山徒步等项目预订量同比翻番。
恩施州来凤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 徐彩霞:借助活动热度,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文旅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本地文旅经济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从“体旅融合”到“文旅共生”,来凤县以“慢城”为基,跑出了加速度。湘鄂边城的实践证明,体育赋能、文化铸魂、生态打底,正是县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黄金三角”。随着“龙凤马拉松”“酉水飞歌”等IP的持续深耕,这座“慢城”正以独特姿态,书写着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邹兴程 来凤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