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通城:非遗膏方技艺获认证 十亿级产业项目落地药姑山
云上通城 2025-05-19 09:36:21
5月17日,通城县迎来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时刻。药姑山膏滋膏方制作技艺正式获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总投资额达十亿元的九楚膏方生产项目签约落地。这一双喜临门的盛事,标志着当地中医药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传承非遗文化,共筑民族同心”的主题下,活动现场举行了隆重的非遗授牌仪式和项目签约。
药姑山膏方制作技艺源于当地瑶汉等多民族传统医药智慧的融合,以道地药材配伍和独特熬制工艺著称。该技艺完整保留了选材、炮制、浸泡、煎煮等八大古法工序,并融入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升级。
作为技艺传承人的李英卫,是土生土长的药姑山人,深耕医药行业二十余载,2016年返乡创办九楚膏滋膏方工厂。
企业立足“江南天然药库”资源优势,在药姑山南麓建成现代化生产基地,聘请汉派膏方传承人祝道明担任技术顾问,并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开发出九楚玉颜膏、人参黄精膏等系列产品。
据悉,新签约的十亿级项目将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带动就业500人。项目依托现有两条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产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这既是对传统技艺的活态保护,更是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冯海燕说,该项目将有力提升“江南药库”品牌影响力,推动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通讯员 刘建平
编辑|胡文婷
一审|熊 皓
二审|黎赛明
三审|皮江星
责任编辑 黄静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