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工人日报》关注湖北:以“一只虾”撬动千亿级产业

工人日报  2025-05-19 06:56:23
分享到:

5月19日,《工人日报》关注湖北,发布文章《湖北以“一只虾”撬动千亿级产业》,全文如下:

凌晨4点的湖北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灯火通明。一辆辆冷链货车鱼贯而入,戴着头灯的分拣工们蹲在地上,熟练地将小龙虾按规格分类——5钱以下的“小青”“小红”装入泡沫箱发往夜市排档,7钱以上的“大青”“炮头”则被挑出送往高端餐饮市场。这里日均交易量超1500吨,占全国小龙虾流通量的三分之一。

作为全国小龙虾养殖面积最大、加工出口第一的省份,湖北正以“一只虾”撬撬动千亿级产业动千亿级产业。2024年,湖北小龙虾养殖产量达143.7万吨、同比增长15.6%,综合产值1841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潜江小龙虾综合产值已突破870亿元、品牌价值达422.29亿元。随着2025年小龙虾上市季到来,湖北正通过科技赋能、供应链创新和市场拓展,在价格波动中寻找新的增长极。

每分钟剥1100只虾背后科技赋能

在加工端,湖北正通过技术创新突破瓶颈。“人工剥虾效率低、成本高,虾肉品质还不稳定。”湖北科峰传动董事长吴俊峰道出产业痛点。2017年起,科峰投入2000万元研发智能剥虾机,5年后交出答卷:每分钟剥虾1100只,动态追踪、模块化设计适配多种虾类,效率较人工提升20倍,获中国工程院院士团队“国际领先”认证,政府更给予百万元奖励支持量产。

针对冬季养殖难题,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攻关“四季有虾”模式,通过温棚控温、秸秆饲料化、水体矿物质调控,实现冬季亩均收入1.5万元。潜江华山科技更将虾壳变废为宝,提取甲壳素应用于医药、美容领域,附加值提升数十倍。

从“提篮小卖”到百亿级生态圈‌

“以前卖虾像‘提篮小卖’,现在有了供应链平台,订单直接‘飞’到手机上。”潜江养殖户王强打开“虾谷360”APP,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小龙虾价格和需求。这个由潜网集团打造的供应链平台,已吸引983家企业上链,累计交易额达113亿元。

潜江的虾农张明依托“虾谷快运”物流体系,其养殖的小龙虾4~14小时送达全国1200个网点,死亡率低于5%。同时在电商助力下,潜江小龙虾从宵夜摊走向家庭餐桌。

从“江汉虾”到“全球餐”

在国内市场,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在旺季日交易量达2000吨,覆盖全国600多个城市,部分市场日销量从上市初期的5000公斤迅速攀升至5万公斤,且增长趋势仍在持续。线上渠道已占据重要地位,直播电商带动单日销量超1.5万公斤,线上销售占比提升至35%以上,传统餐饮渠道仍为核心,占消费总量70%以上。零售端冻虾尾、即食虾仁等产品持续热销,北方市场年销量增幅超150%。

在出口端,从江汉平原的虾稻田到欧洲餐桌,湖北小龙虾正加速“出海”。位于潜江的新柳伍食品集团,每天有1200吨小龙虾通过液氮速冻技术锁鲜,加工成麻辣虾尾、蒜蓉虾等预制菜,出口至荷兰、比利时等欧洲国家。武汉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1月~7月,湖北小龙虾制品出口额达6390万元,其中法国订单同比增长50%,占据欧洲60%市场份额。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