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丨国企赋能全链升级 湖北农发集团破解农业产业痛点
农业产业链,是湖北建成农业强省的主要抓手。眼下,湖北正利用国企国资优势,建立专业化农业经营团队,通过科技赋能、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全产业链能级跃升。
湖北农发集团打造的这款“零号土猪”产品,目前线上市场占有率超70%。湖北生猪屠宰量一直稳居中部前列,但养殖户收益长期偏低,能够迅速抢占高端市场,得益于农发集团联合科研院所开展的技术突围。针对消费端对特色单品需求旺盛,而传统生猪产品难以匹配的痛点,科研团队运用分子育种+全基因组技术改良肉质性状,成功培育出“楚乡黑猪”等特色品种。
湖北农发畜牧集团总经理助理 幸硕:“零号土猪”这个品牌,收购恩施散养土猪加工和销售,“楚乡黑猪”品种瘦肉率达到了62%以上,目前在全国的黑猪的品种里边算比较高的。
除了科技赋能,集团还创新“七共”模式,整合全省1000多家生猪企业,打造湖北生猪供应链平台,集中采购使养殖成本下降10%以上。今年第一季度,优质土猪系列销售额突破3500万元,同比增40%。
湖北生猪供应链公司副总经理 齐志文:合作成立“猪链贷”,提供了七到八千万元的贷款服务,集中采购兽药、动物保护等一些产品,跟供应商来集中谈价。
以前,湖北的稻谷长期只有60%能加工成大米,高营养的稻壳、米糠多被废弃。针对转化率不足的问题,湖北农发集团以技术破题,在黄梅建成全省首条米糠油生产线,可年产3万吨米糠油,带动稻谷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0%。
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彭智鹰:米糠通过处理之后,提高了蛋白质,增加纤维素,营养价值也相对提高了,我们(产值)一年可以做到一个亿。
整合专业团队、资金和技术,湖北农发集团带动多条农业产业链实现能级跃升,稻米年加工能力跃升至190万吨,建成了全国最大鳝鱼、小龙虾育苗基地,解决种源难题。今年一季度,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增长分别达50.87%和65.17%,资产总规模近800亿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林中杰 胡文超 周航川 黄梅台 通讯员 龙建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