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重大水利项目建设加速跑 织密防汛抗旱“安全网”

长江云新闻  2025-05-18 19:23:38
分享到:

咸宁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境内雨量充沛、水系发达,是湖北省三大暴雨中心之一,防汛抗旱历来是“咸宁天大的事”。咸宁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连续八年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而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咸宁多年来一直在高效谋项目、推项目、建项目。眼下,咸宁正全力推动重大水利项目加速跑,织密防汛抗旱“安全网”。

近日,记者在崇阳木三李水库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水库雏形已经初现,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30多名施工人员正在安装预制廊道和大坝模板,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长江陆工局崇阳木三李水库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彭珂:“增加了一些设备跟人数,设备像汽车吊、自卸汽车增加了6台,各班组的工作人员增加了20人,项目部也制订了赶工计划,尽量要在主汛期之前把大坝抢到60米高程。”

为抢抓施工黄金期,该项目创新采用了全预制装配式方法,提前把大坝模板、廊道等“零件”,按尺寸和标准在工厂做好后运至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进行拼装。

长江陆工局崇阳木三李水库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彭珂:“这个就是我们改进之后的施工工艺,由以前的现浇改为了现在的预制,可以提升施工的质量,也能大大缩短施工工期,能使之前30天的工期缩短为8天。”

据介绍,崇阳木三李水库工程是咸宁市去年第一个新开工的国家投资水利项目,也是一座以供水、灌溉为主又兼顾崇阳县城应急备用水源的综合性水利工程,计划于2026年7月完工。工程由大坝、溢洪道、取水口和输水管线及附属设施等组成。木三李水库坝顶高程91米,最大坝高45米,总库容821万立方米,水库年供水量962.7万立方米。

咸宁崇阳县水利局水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 庞威:“建成之后,可以为下游的天城镇、白霓镇两个乡镇、25个行政村提供优质水源,还有接近4000亩的农田,提供优质的水源和崇阳县26万人口的应急备用水源。”

与此同时,位于咸宁通山的省级重点项目黄荆口水库工程大坝碾压混凝土开始浇筑,意味着大坝主体结构施工建设正式进入快车道。

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李海涛:“我们是采取三班倒的制度,总的施工人员人数达到100多人。”

通山黄荆口水库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 彭顺富:“计划在6月中下旬能达到(蓄水)150(米)高程,到时候意味着大坝能够安全度汛。”

据了解,黄荆口水库大坝坝顶长263.78米,坝高79.5米,正常蓄水位197米,是一座总库容4160万立方米,以供水为主,兼有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该项目总工期45个月,工程建成后,不但为通山县城及周边乡镇近32万人口提供优质的生活水源,而且能满足厦铺河两岸农田灌溉和防洪要求。

黄荆口水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部法人代表 王文绍:“每年可以为大坝下游、通山县城提供6000万立方米的优质生活水源。这个大坝建了以后,下游一河(厦铺河)两岸防洪形势(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今年以来,咸宁市在建和新开工重点水利项目24个,总投资38.83亿元,下达上级资金21.12亿元。当前,全市水利系统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抓进度、抓安全、抓廉政,奋力将水利项目打造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咸宁市水利和湖泊局党组成员 程参平:“紧抓国家‘两重’建设机遇,争取更多水利项目落地,织密防汛抗旱‘安全网’,最终的目的是构建起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咸宁现代水网。”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阴志维 章珩

咸宁台 罗世喜 秦俊俊 张聪

通山台 伍文俊 王贤波 崇阳台 甘源

通讯员 蔡祖峰 敖琼 陈慧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