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高端访谈丨方勤:随枣走廊是古中国物流与人文交流要道

长江云新闻  2025-05-17 14:30:28
分享到:

在5月16日播发的《炎帝文化与长江文明高端访谈》中,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以专业视角,揭开了大洪山区域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大洪山是南北文化沟通的重要通道,公元前五千年前后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关键期,大洪山区域是这一时期长江中游文明的起源。

“像随枣走廊,那就是通过东西连接的一条文化的通道,然后它还是连接黄河和长江文明的通道。我们比较熟知的青铜时代的金道锡行,那就是运送铜和锡的一条道路,实际上这条道路也是南北文化交流的一个通道,恰恰就经过我们大洪山和桐柏山之间。”方勤进一步介绍,大洪山区域、随枣走廊还是人才、文化的交流通道,在文化交流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当被问及在大洪山区域考古发掘的重要发现时,方勤如数家珍:“在环大洪山区域,有金鸡岭遗址、屈家岭、石家河遗址,它们都是距今五千年前后,恰恰就是炎帝这个时期。”他描述道,从这些遗址中,可以清晰看到当时聚落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石器工具、纺织、陶器都非常发达,特别是以玉器为代表的,都体现了在炎帝时期,文明达到一个高度。

值得一提的是,炎帝“削桐为琴,练丝为弦”的传说,在考古中也找到了与之呼应的线索。方勤表示,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琴,就出土于环大洪山带,像郭家庙遗址、曾侯乙墓都有古琴现世,这无疑是大洪山区域在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文化交流、传播的有力实证。“炎帝是长江文化的杰出代表,生于随州,葬于湖南,黄帝则是黄河文明的象征,所以中华民族就是因为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共同融合发展,构建了我们辉煌的中华文明,所以子孙后代都叫炎黄子孙。”方勤强调。

对于长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方勤提出了建议:“我们在新的时期,要加强炎黄文化的研究,在做好研究的同时要做好传播展示,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长江文化公园为载体,把它建成传播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炎帝、黄帝文化的重要的展示基地。通过文明的研究和传播展示,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中华文明,感受中华文明的强大魅力。”

《炎帝文化与长江文明高端访谈》是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推出的全媒体系列访谈节目,节目由随州市委宣传部策划,湖北广播电视台与随州市融媒体中心全力协同打造,目前该节目已经邀请十余位全国知名文化专家参与研讨交流。5月18日晚间,湖北卫视还将播出30分钟特别版访谈节目。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燃 通讯员 冯家园 艾文)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