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 “贴心小棉袄”漏风了,高龄老人该如何应对?
随州的胡女士打电话说,她有三个女儿且都已成家立业,各自的小日子也过得不错。本以为自己的晚年会很幸福、很省心。但现在几个女儿彼此之间不团结,对胡女士的照顾也不上心。胡女士说:“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但我的这三件小棉袄没有一件不漏风的,这日子过得越来越糟心了。”“贴心小棉袄”漏风了,高龄老人该如何应对呢?
武汉大学心理学学士,高级心理咨询师钟瑞琳认为,父母对子女不要有太多的要求,少一些抱怨、少一些预期,心里就会多一份平衡和宁静。特别是跟其他老年人在一起的时候,也不要过多地谈论子女的不是。
此外,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少管“闲事”一视同仁,忌偏袒。少管“闲事”,特别是家中的“闲事”。比如,对于孙辈的教育和管理,那是子女的事,不是你的责任。如今都是“奥特曼”“灰太狼”年代了,你还在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那才叫“毁”人不倦!与子女相处,千万不要喋喋不休,要有边界感。既要到位,又不能越位和错位。大事上你可以表个态,子女听不听你的都别计较。子女征求你的意见那是敬重你,老人要主动追求悠清闲自在,学会放手。另外,老人应该对儿子、媳妇、女儿、女婿一样对待,决不能偏袒一个、疏远一个,处事要公正,这样才能赢得子女们的尊敬和爱戴。
2.慎聊闲言,忌传小话。老人不宜在亲友中议论各自的晚辈,更不要在子女间传话,以免误传,引起矛盾。有事最好当面讲,不要背后嘀咕;有疑问当面问,不乱猜测。以免造成互相猜疑,影响家庭和谐。
3.对孩子们多一些理解。“年轻人一定比你忙”,你想孩子了可以打个电话,但孩子想你了有可能连打电话的时间都没有,千万不要为这种事较真儿。记住:抱怨多了会“两败俱伤”。如果孩子真来看你,可千万不要找理由强留着,孩子们“花时间”其实与“花钱”一样,是用金子买光阴,哪怕他们能抽出一小时回来看你就是好事。如果不给孩子一个“花时间”的宽松环境,今后看你的次数只能越来越少。
4.自愿付出,别想着回报。老年朋友不要总把为别人做的那些事挂在嘴上。帮子女做饭洗衣、照看孩子没有不辛苦的,但千万别当着子女的面叫苦连天。理解不理解的要多些淡定,权当是为社会做了义工。记住:“付出”是送给别人的东西,千万不要想着再“找补”回来,那会让所有人都不愉快。
5.别太抠门。待人处事别太抠门儿,钱多钱少都要爽快大度。对亲朋好友自不必说,就是子女买来东西孝敬你,也要心里有数。虽然很多人都不缺钱,但咱要的就是那种坦然。记住: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享受和谐快乐也要“掏银子”、“出本钱”。怎样把数得过来的有效的养老金花出去?这可是一种智慧!
主持:李曼
编辑:田天
编审:齐鸣、萧新宇、李俊芳 、唐登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