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 不离村 不离家 武汉试点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
近年来,武汉市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改革,积极探索“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本期课堂我们来了解武汉在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方面的探索。
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道姚家林村有居民2023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居民526人,老年人占比较高,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养老需求更加多样化。为让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武汉市民政局指导下,去年,蔡甸区选取姚家林等6个村开展“党建+农村互助养老”试点项目。
蔡甸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发动在职党员、青年、退休干部等定期开展志愿服务,并遴选和培训老年人的亲友邻居等,作为邻里互助养老员,为留守、独居、高龄、失能等特殊困难老人提供助洁、助餐、代办事项、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务。
姚家林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是武汉市推进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养老服务城乡一体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汉市民政局深化养老服务领域改革,积极探索“党建+”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按照“政府支持、乡镇统筹、多元参与、一村一策”的原则,依托乡镇养老服务综合体、农村福利院、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等养老设施,通过委托老年协会、志愿者团队参与管理服务或通过购买服务实行社会运营等多种方式,全面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去年,武汉市支持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中心提档升级“以奖代补”项目达到28个,对按照标准验收合格的,都给予10万元奖补。目前,武汉市共建成农村福利院73家、农村互助照料中心(服务点)1662家、农村幸福院6家、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89%,农村养老服务供给逐步增强。
在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陶咀村,老人互助照料中心设置有养老床位22张,健身室、棋牌室、阅读室、休息室、食堂等场所设备一应俱全。村民肖爹爹说,政府处处都在为老百姓着想,现在生活过得很舒服,孩子接他去外面他都不愿意。
养老不离家,老人生活舒心,子女在外放心,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享受到并高度认可这种家门口的养老生活。
武汉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围绕提升农村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立足实际,强化党建引领,关注老年人的需求,盘活服务资源,细化服务内容,让居民在家门口乐享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文稿来源:武汉市民政局
文稿整理、主持:李曼
编辑:孙曼莉
责编:邹丹
编审:王俊 李俊芳 唐登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