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 | 老人硬核反诈 让骗子无所遁形
虽然老年群体是电信诈骗的重点人群,但他们也可以成为反诈宣传的骨干力量。
一位老父亲得知儿子打算到境外从事高薪工作,立马进行阻拦。一位老奶奶接到假警察来电,沉着应对,不惧威胁,成功保住了“养老钱”。两位老人的硬核反诈让骗子无所遁形。
今年2月,一位七旬老父亲拉着年轻的儿子走进了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西坝派出所求助。原来,儿子曾经的一位女同学邀请他到越南务工,声称可以三年轻松赚取400万,这让年轻人心动不已。然而老父亲深知“天上不会掉馅饼”,于是拉着儿子来到派出所,希望民警能够好好劝劝他。
耐心听完事情经过,民警告诉年轻人,任何承诺快速致富、轻松躺赚机会的背后往往都是陷阱。如果涉及跨境活动还可能涉及到法律问题,甚至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
经过民警的耐心分析和劝导,年轻人终于冷静下来,意识到其中可能暗藏陷阱。年轻人向民警表示,他不会再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以后踏实工作和生活。
这位老爷子是实打实的“人间清醒”,防诈意识非常强,还有一位八旬奶奶给诈骗过程做“笔记”也是让人忍不住点赞。
今年3月的一天,武汉市公安局东西湖区分局金银湖派出所接到上级下发的反诈预警信息,辖区丽水社区的陈奶奶正在接听诈骗电话,社区民警迅速赶往事主家中。途中,民警联系上陈奶奶告知其接到的是诈骗电话,让老人千万别转账。
抵达现场后,民警发现陈奶奶不仅没骗,还将整个诈骗过程记录下来。原来,年过八旬的陈奶奶当天中午接到一个自称某地“警方”的电话,对方说,陈奶奶在某地注册的手机号码涉嫌某“传销”案件,要求她找一处僻静地方通过线上会议的形式配合调查。
“我怀疑他的身份有问题,对方一提到钱,我立马觉得是骗子!”接到诈骗电话的时候,陈奶奶敢于提出质疑,没有被各种“威胁”吓住,最终等到真警察上门。民警检查了陈奶奶的手机,确认其银行账户未遭损失,随后帮助老人的手机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陈奶奶接到诈骗电话后,不轻信、不转账、敢质疑,特别是面对威胁时不慌乱,懂得核实信息真伪,反诈意识很强,为老人点赞的同时,警方也提醒大家:
1、出国务工,务必选择正规的出国劳务渠道了解信息、办理手续,擦亮眼睛,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轻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以免掉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2、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不会通过电话和网络办案,更不会要求进行转账操作,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核查账户”。
文稿来源:武汉市公安局
文稿编辑:李曼
音频录制:李曼
编审:萧新宇 李俊芳 唐登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