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黎自芝:创业促就业 为留守妇儿开创“家门口的致富车间”

长江云新闻  2025-05-17 09:24:51
分享到:

在襄阳保康,返乡女工黎自芝用一台台缝纫机,为留守妇女铺就就业之路,让“家门口的致富车间”成为促进村民就业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天新时代的我们,来看黎自芝的创业故事。

在保康县寺坪永发制鞋厂内,40多台电动缝纫机整齐排列,哒哒声响此起彼伏,女工们指尖翻飞,熟练地缝制着鞋面。厂里的员工大多是当地带孩子读书的留守妇女。为了让女工们能安心工作,更好地兼顾家庭与孩子,黎自芝特意在车间外的一间屋子里,开设了“四点半课堂”。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寺坪村四组村民 张丽:娃儿放学可以在这儿吃饭,做作业,离家很近,很方便。

今年49岁的黎自芝,是土生土长的寺坪人,曾在东莞一家制鞋厂工作长达16年。2017年,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决定回乡创业。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永发制鞋厂负责人 黎自芝:第一方面,我是觉得父母老了,孩子小,要回来照顾老的,再照顾小的;第二方面,是回来看看,很多带娃没事做,也想回来给她们提供一个就业机会。

回乡后,黎自芝在保康县城关镇开办了一家30人规模的制鞋厂,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永发制鞋厂负责人 黎自芝:当时也是特别困难,工人工资都发不下来。

继续办厂,缺资金。就此关门,心有不甘。就在黎自芝陷入迷茫时,保康县人社局及时伸出援手,主动上门,宣讲企业扶持政策。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永发制鞋厂负责人 黎自芝:在人社局的指导下,我贷了20万块钱的贴息贷款,我又申请了10万,一共30万,货款来了之后,可以做一个周转。

经过黎自芝的不懈努力,市场逐渐打开。3万双鞋面订单敲开海外市场大门。如今,制鞋厂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年支付工资160多万元,上缴税费近10万元,40名留守妇女人均月增收超2500元。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镇蒋峪村五组村民 刘明英:一个月零花钱能挣个2000多块钱,干了有水喝,中午有饭吃。

培训工人、更新设备、增加订单……黎自芝忙得脚不沾地。在黎自芝的创业蓝图里,还要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襄阳市保康县寺坪永发制鞋厂负责人 黎自芝:我想把这个工厂好好开下去,能带着这些姐妹们,让她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襄阳市保康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创业指导股副股长 张义静:继续加大返乡创业政策的扶持力度,搭好就业供需桥梁,让更多有识之士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就近务工增收。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雪晶 廖云翔 保康台记者 付乐 陈泉霖 陈璐瑶 编辑 周梦 刘琴沁)

责任编辑 吴晓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