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米杯·2025全国创新粤菜烹饪邀请赛今日举行,餐饮意向签约10亿元!
5月15日,第16届CRE2025广州酒店餐饮业博览会暨江汉大米杯·2025全国创新粤菜烹饪邀请赛在广州拉开帷幕。作为湖北优质大米拓展大湾区市场的重要窗口,这场活动以 “米”为媒,让江汉平原的晶莹米粒与岭南粤菜的鲜香技法碰撞,进一步拓展鄂粮入粤供应链渠道。
市场基础:广东年消费鄂米近100亿斤
在中国大米消费版图上,南北分野清晰可辨。202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斤,其中稻谷产量占比超30%。广东、湖南、江西等省份市场以南方长粒优质大米为主,数据显示,我国大米年消费量超1.9亿吨,其中南方市场占比超60%,且中高端长粒米需求年增速达9.4%。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昆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罗昆表示:广东市场的大米主要来自湖北,最高峰占比达到70%以上。江汉平原作为长江流域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明清时期便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数据显示,湖北作为南方水稻主产区,水稻总产量长期居全国第5位,年外销量超375亿斤,其中26%流向广东市场,占湖北稻米外销量的近三成。
品牌破局:江汉大米重塑南北米业格局
湖北拥有江汉平原4.6万平方公里“南方黑土地”,这里年均日照2000小时,长江、汉江双江滋养,98%水质达Ⅲ类标准,11%土壤富硒、70%土壤硒适中,堪称“水稻生长的理想王国”。
长期以来,湖北优质大米以“京山桥米”“潜江虾稻”等地域品牌各自为战,虽坐拥全国10%的产量,却缺乏统一的市场发声。
2023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战略部署:整合全省资源,打造“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目标直指“中国中高端生态大米引领者”。次年3月,“江汉大米”省域公用品牌及7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国宝桥米、洪森、二度梅、庄品健等20家企业入选江汉大米核心企业,天天旺、大自然等10家企业入选后备核心企业,构建“省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矩阵。
“基于湖北大米在南方的销售基础,我们把优质的品种集中起来推广,以形成更强烈的品牌认知。”湖北连锁经营协会会长、湖北江汉大米 CEO 杜汉武表示,“五常大米的名号全国皆知,我们也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打造‘北方有五常大米,南方有江汉大米’的品牌印象,通过大湾区把江汉大米带到更多地方。”
合作签约:两地“米菜”合作签约10亿元
博览会现场,三道创新粤菜成为焦点:粥水鸡头米浸生蚝中,江汉大米粥底的绵密与深海生蚝的鲜甜交融;脆米醉蟹以轻加工保留胚芽的“一米一芽”技术米粒制成脆米,口感层次丰富;贡米焗大虾则让富硒贡米充分吸收虾油,是“主食即主菜”的创意表达。现场的赛事评委也对江汉大米的品质表达了高度赞赏:江汉大米与粤菜搭配相得益彰,可谓美食间的互相成就。
“正所谓‘食在广东’,食材的品质永远摆在第一位,‘江汉大米’就是大湾区朋友们享受品质生活的首选主食。”罗昆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江汉大米已经6次走进大湾区、2次深耕广州,希望“江汉大米”的清香能飘入更多粤菜名厨的厨房,成为粤菜创新的灵感源泉,大湾区的市场活力成为激发湖北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力,鄂粤两地的合作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产业合作签约仪式,江汉大米核心企业与大湾区星级酒店达成10亿元意向采购协议,涵盖高端餐饮直供、团餐定制等多维度合作。这一成果印证了江汉大米在大湾区市场的认可度,也标志着鄂粤两地从“食材供应”向“产业协同”的深度跨越。
活动签约仪式
近两年,“江汉大米”正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广东消费者的喜爱,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桥梁。下一步,湖北省将持续跟踪市场反馈,整合利用数字资源,精准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全力开发“江汉大米”消费场景,助推品牌传播升级。
(长江云新闻记者 童曼丝 通讯员 林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