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 我国数字化教育成果在汉集中亮相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教育数字化成果展正在武汉举行,国内各大数字化教育成果集中亮相。
数字化成果展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终身教育、国际教育、未来教育六大核心板块,通过55个展项,系统呈现我国在数字教育的战略布局及成效。在基础教育板块,以自研大模型重构教学新场景,是一大亮点。
记者 祝如月:大模型到底有多厉害?在这个输入框中只需要输入“背影”这两个字,希沃大模型就可以从课件思路梳理到思维导图生成,再到最后的交互式课件一键生成。传统情况下,老师备这样的一个课件大概至少需要两个小时,而通过大模型的辅助,备这样的一个课件只需要3分钟。
利用AI备课、借助AI实现教学教研的反馈……在希沃展位上,普通的学生平板已变成自带“超链接”、能思考、会对话的课堂“最强大脑”。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总裁 张凌:把我们的AI能力内置到我们的硬件的终端上,帮助老师可以实时地在课中跟我们的大模型AI的助教输出我们的课堂反馈的建议。
依托AI,教育不再是传统的纸笔相传,随手画的几何图形,能在黑板上旋转拆解;英语课的虚拟助教,能用地道发音带着学生朗读……这些变化让教学设备从“冷冰冰”的教具,变成了会互动的“智能伙伴”。
科大讯飞教育产品运营经理 毛雅欣:通过虚拟人辅教去启发学生开口说英语,并且会对他进行发音的评分,包括我们的语法纠错。我们还会拓展到,基于教学思维链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
不少参展企业和高校打造的智慧资源平台,正在推动学习方式转变。在高等教育板块,哈尔滨工程大学展示的水下机器人虚拟仿真平台引发关注,该平台通过运动仿真、视景仿真和人机交互等技术,还原深海作业场景,目前这个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南海三大深水油气田工程。
记者 祝如月:轻推手柄,眼前这六块屏幕显示着深海1500米的声纳图谱和全景画面,一瞬间仿佛置身深海作业现场。这个基于大模型船海学科3万多个知识点和近5000个不同型号船舶试验数据研发的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可以让学生沉浸式掌握水下作业流程。
终身教育板块,从AI赋能以数据分析小学生们的阅读习惯,到搭载最新5G-A信号的移动录播设备,从个性化数字服务到前沿技术硬核,都让人对未来教育数字化的转型充满期待。
武汉市育才小学副校长 贺敬:依托于学校的智慧图书馆,对学生日常的阅读进行一些数据的抓取,形成对学生的一种阅读数字画像,数字人就可以根据平台上的孩子的阅读数据,对学生进行自适应的荐书。
湖北联通教育技术人员 刘乔:这台移动录播设备内置了5G的芯片以及移动电源,能够在户外等情况下、移动式的场景下,直观快速地抓取我们一些实时的教学的画面,赋能我们的学生进行观摩和学习。
(长江云新闻记者 祝如月 谭思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