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黄梅 | 从米糠中提炼食用油 把一粒稻谷吃干榨尽
黄梅:从米糠中提炼食用油 把一粒稻谷吃干榨尽
湖北是产粮大省,产粮量位居全国前列,但稻米精深加工能力不足,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短板。本月,湖北省粮油集团在鄂东布局米糠油产线,从米糠中榨出食用油,变废为宝,将一粒米吃干榨尽。
走进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厂区,新修建年产3万吨米糠油生产线项目已基本完成,工人正在做最后收尾工作。该项目总投资2400万元,主要建设下料车间、膨化车间、进出车间、散装库等四个部分,目前设备安装已完成95%,本月即可试运营。这条产线的原材料,就是粮食加工的副产品——米糠。
记者 胡文超:我现在就在康宏粮油副产品车间,我身后的这座小山就是米糠,过去它只能用作饲料,大家看这个米糠颜色比较深富含油脂,经过膨化加工精炼后,就能榨出我手上这种精炼米粮油,真正做到了将一粒粮食吃干榨净。
康宏粮油是湖北粮油集团的子公司,年均处理15万吨稻谷,可产生1.8万吨米糠。过去米糠仅能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销往饲料厂,米糠油生产线投产后,米糠15%转化为米糠油,每吨销售价格飙升至8000元,剩余85%的糠粕每吨也能卖到2800元,经济效益实现数倍增长。
湖北康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彭智鹰:每吨米糠都是有15%的出油率,出油率相当不错。满负荷生产的话,我们一年可以做到一亿元多一点。
今年来,黄梅县依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在农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设立稻谷精深加工产业基金,补贴企业技改、研发,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吸引中粮等龙头企业入驻;并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合作,建立稻谷深加工研发中心。注册“黄梅稻香”区域公共品牌,通过电商、直播带货推广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农业产业融合发展。
黄冈黄梅县濯港镇党委宣传委员、副镇长 桂倩:盯住行业龙头、拉伸农业产业链条,打造从田头到筷头的全产业链,围绕生产资料、种植、仓储、物流、加工、贸易这六个环节,全域统筹形成规模、上下延展建链群,补齐我们鄂东区域粮食精深加工不足的短板。
黄梅:地下厂房穹顶建成 “紫蓄”电站建设提速
湖北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五”重点工程,也是我省“十四五”重大新能源项目。这两天,电站核心工程地下厂房穹顶即将建成,项目施工进入加速期。
记者 胡文超: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现在我身后的这个设备正在对整个穹顶进行锚杆的加固。这个地下主厂房有117米长、25米宽,相当于10个标准篮球场的大小,在穹顶加固完成之后,工人师傅们将在这个作业面向下挖掘50米 ,整个高度是60米,相当于在这个山体里面挖掘了一个20层楼高的楼房。
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105.8亿元,总装机容量140万千瓦,于2022年开工,2024年11月主体工程全面启动。经过半年的有序施工,目前地下厂房的首层挖掘完工,顶拱支护也进入扫尾阶段。据了解,电站的上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等主体工程已全面开工。目前,上下水库挡水坝、和环库公路和围堰正在同步施工。
湖北黄梅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任 马祥:我们大坝的左右坝肩,已经是完成了150米以上高层的开挖施工,整个环库路目前路基已经全线贯通,围堰的填筑将近完成了40%左右的工程量,计划是今年6月底实现工程的节点目标。
为了保障项目的有序推进,黄梅县成立了专门的指挥部,围绕项目的移民拆迁、征地、就业服务保障专班推进,截至目前项目的移民、附件道路、用地保障已经全面到位。
黄冈黄梅县发展和改革事业促进中心主任 徐可:预计项目在2029年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会达到12亿元,税收达到1.5亿元左右。作为全省调峰调谷的综合新能源项目,不管是在服务全省的电力保障,还是为了黄梅的文旅和生态发展,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英山:“花式出招”文旅热 碧水河畔商贸兴
初夏时节,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小城英山迎来了旅游热。依托毕昇这张金字名片,当地花式出招,推动生态康养、民俗体验等多元旅游业态活力迸发。
墨香浸润处,活字启新章。这几天,毕昇文化园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前来体验工匠技艺,特色的文创产品也深受大家喜爱。游客漫步在毕昇纪念园,感悟活字印刷术发明背后的匠心,体验排版、刷墨、拓印,触摸千年文明的魅力。
游客 徐先生:过来这边感受一下匠心精神,向劳动者致敬。
白昼观史,夜泊星河。夜幕降临,“遇见毕昇”夜游则成为了游客打卡的新选项,今年,当地以县城为载体,景城一体规划建设八大片区八大码头,游客们乘坐龙舟在河间巡游,近距离观看沉浸式演出,欣赏一河两岸风光。
游客 陈女士:这个游舟确实很不错,火壶表演也很精彩,头一次在水上看到,就感觉很震撼。
旅游的火热也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周边配套建设的美食街区、文创街区也迎来了旺季。
商户 郑晓光:整个酒吧街的人流量非常大,我们店已经是完全爆棚的,今天晚上排队排了四十多桌,截止到目前接待量已经超过了一百桌。
文旅火热的背后是英山今年系列措施的推动,瞄准打造华中文旅康养核心区,当地设立了15项文旅产业大奖,单个奖项最高500万元,并成立了大别山旅行商联盟,带动大别山地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英山:设施换新服务升级 纵览“天堂”好风景
吴家山森林公园是大别山南麓的生态明珠,紧邻大别山主峰天堂寨。今年英山全力推进大别山主峰风景区提档升级,从5月1日开始,公园完善基础设施,创新康养服务,让这座“天然氧吧”焕发出勃勃生机。
眼下,通往吴家山主峰的索道进入检修期,工人师傅正对索道上的每一个轮衬和抱索器进行仔细检查,提升旅客乘坐索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大别山主峰索道安全总监 郑子产:大别山主峰索道一年是四次检修,你比如说我们今天干的就是轮衬的更换,轮衬的更换是七年一次,今年刚好是第八年,就刚好换这个轮衬。
为了方便游客游览,公园还刷黑旅游道路8000米,新增生态停车场574个车位及20个充电桩,同步完成污水管网改造,实现雨污分类处理。对公园境内的86家民宿和农家乐外立面进行统一打造,提档升级。
喜梦园民宿老板 詹先锋:外观上提高了我们的档次,从实际的使用来,停车场和这个污水的排污线路各方面都全部进行整理了 ,像我们客源都陆续在订房了。
为了发挥英山县中药材种植的优势,近期大别山主峰康养中心也在吴家山森林公园正式揭牌。中心选派县内资深中医师,为游客提供“游中养、养中疗”的中医康养理疗,推出个性化调理方案和中医药文创产品,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享受身心愉悦的服务。
大别山主峰康养中心中医师 叶敏:通过“医养+康养”双轮驱动模式,为旅客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同时还推出了中药手链、中药香囊、中药香枕等中医药保健产品,推动‘健康+’产业链延伸。
吴家山森林公园面积约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超过90%,被誉为“天然氧吧”。公园结合山中的景观,改建4处景观凉亭,优化电力设施和亮化山区景观,统一建筑外立面风貌,突出大别山文化特色,让游客纵览“人间天堂”的好风景。
黄冈市英山县国有吴家山林场党总支书记 裴峰:通过系统性提档升级、改造统一区域风貌、突出文化特色、提升视觉吸引力、亮化道路房屋、突出建筑层次,提升游客夜晚出行道路安全,预计下个月中旬开园。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骞 胡文超 周航川
黄冈台 黄梅台 郑鉴峰 王晶 英山台 徐伟 刘聪 段炜
通讯员 吴慕枫 龙建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