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球首次“入奥” 中国队从零起步
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一项简称为“对墙击球”的运动——壁球,将首次成为奥运比赛项目。对此,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一部部长王鼎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新组建的中国壁球队正在通过跨项选材、参加职业赛事“追分”等多种举措,全力备战。
王鼎表示,尽管专业层面起步晚、基础薄弱,但通过系统性布局和长远规划,中国队正努力缩小与强队的差距。从长远看,壁球作为一些上班族喜爱的健身项目,具有“半小时高强度锻炼”的高效、写字楼就能建球馆的灵活、社会俱乐部多年的积累以及适合亚洲人参与等特点,这为该项目在我国的发展带来潜力。
国家队组建:跨项选材 职业化训练
今年4月,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批准了洛杉矶奥运会比赛项目和运动员配额。据介绍,作为新增项目之一的壁球,将有男、女个人赛各16名选手参加,共角逐两枚金牌。
从国际上看,头号壁球强队埃及队具有职业化程度高、群众基础好、技战术打法领先等特点。美国、英国、法国等传统强队紧随其后。亚洲范围内,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等球队都在世界大赛上拿过佳绩,具有较强竞争力。
“我们在职业壁球项目上刚起步,还没有职业选手,所以想在国际上与强队竞争,确实很难,但再难也要迎头赶上。”王鼎说。
为尽快组建队伍,2024年8月起,国家队陆续组织了几期跨项选材,从羽毛球、网球等项目中选拔了一些15至22岁的青少年运动员。目前,队伍有近二十名层层筛选出的跨项队员、多位国内的学生球员,以及个别在国外读书、赛时回国的海外球员。
今年1月,中国队聘请了来自埃及国家队的教练员伊斯拉姆担任主教练。在新教练团队的带领下,中国队开启了新周期的征程。2月在香港举行的亚青赛团体赛中,尽管中国队还没有取得亮眼的成绩(男子第14名、女子第9名),但“肉眼可见的实力提升”,成为一些对手们的评价。
目前,奥运会壁球项目的参赛资格获取规则尚未确定,但大概率会参考职业排名。由于中国队选手在排名积分上几乎是从零起步,洛杉矶周期想要突破难度很大。
对此,小球中心在2024年同职业壁球协会(PSA)沟通,将全国锦标赛、青年锦标赛纳入国际积分体系,并恢复举办中国公开赛,增设5站中国壁球巡回赛,为中国队选手获得积分创造条件。
“虽然每站积分不多,但我们通过国内比赛的积累,很快就会获得国际中高级别积分赛的参赛资格,下一步就要遴选尖子球员去参加一些中高级别的国际赛事,通过赛事不断提升竞技能力。2026年开始,重点要去抢分,为奥运资格全力以赴。”王鼎说。
“现在看虽然难,但队里训练劲头很足。这些年轻选手们,在网球、羽毛球等项目上,有练了10年的,也有5、6年的,他们运动员的底子是很好的。转项目的前几个月需要改动作,这个阶段困难一点。一旦他们适应了壁球,进步很快。这个项目需要一些时间积累,我相信再有一年左右,目前的训练方式持续下去,他们应该在亚洲会有一些竞争力。”
人才培养:三线布局 发展产业
从壁球项目长远发展看,跨项选材只是短期应急的办法。为突破人才瓶颈,小球中心已立足长远,正在谋划体校建设、俱乐部培养、校园推广的三条线布局。
据介绍,2023年江苏盐城体校设立壁球项目,2024年上海金山区和杨浦区体校也有了该项目,今年福建龙岩体校已开始壁球招生组队。小球中心计划在5年内,在全国20所体校开设壁球项目,培养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同时,以四川、福建为代表的多支省级专业队的成立,为整个壁球专业体系建设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其次是社会俱乐部层面。经过20余年发展,国内已有超过200家具备一定规模的壁球俱乐部,小球中心将持续为社会俱乐部提供公共服务保障、加强项目宣传、搭建赛事活动平台、规范行业治理并鼓励俱乐部为项目普及推广和精英球员培养做出贡献。今年1月,来自北京和上海俱乐部的两位选手,参加了英国青少年壁球公开赛,在男、女子项目上双双闯入前八名,展示了我国壁球项目的发展潜力。
此外,针对壁球项目安全风险低、场地器材便捷等优点,小球中心今年将选择部分中小学校作为校园壁球的试点,积极探索项目发展新路径、新阵地。
“去年以来,我们邀请了多位体育项目专家和产业专家对壁球项目做评估。他们认为,壁球项目‘小、快、灵、巧’的特点非常适合在中国推广,无论是全民健身、奥运参赛,还是体育产业经济,都极具发展潜力。壁球在国际上已成为职业体育的一部分,我们要进行推广,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王鼎说。
王鼎介绍,壁球需要快速移动、频繁挥拍和高度集中注意力,运动强度非常大,对于一般人锻炼身体的需求是足够的。一些上班族利用午休或下班后的半小时来打壁球,运动量刚刚好,适合都市快节奏生活。一些俱乐部在写字楼就能建一个室内壁球馆,不受天气影响,私密性和环境都很好。自2023年壁球确定成为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以来,据统计,去年国内壁球俱乐部的数量和学壁球的人数,均有30%以上的明显增长。
总体来看,面对洛杉矶奥运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壁球正以立足长远、夯实基础的策略,努力实现从群众体育到奥运舞台的跨越。正如王鼎所说,借助奥运“东风”,推动壁球产业发展,夯实人才培养根基,壁球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