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崇阳:22万余亩油菜喜获丰收

云上崇阳  2025-05-15 14:14:21
分享到:

三月菜花香,五月菜籽香。连日来,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各乡镇油菜陆续进入成熟期,曾经的金色花海摇身一变,化作充满希望的丰收田野。在田间地头,种粮大户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油菜。农机的轰鸣声与农人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绘就了一幅“油”香四溢的富民新画卷。

5月13日,在位于石城镇的崇阳县盛华种养合作社1200亩的油菜种植基地,沉甸甸的菜籽荚压弯了枝头。五台履带式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专业农机手熟练精准地操控机械,一株株饱满的油菜植株被快速卷入机腹。随着机器的运转,脱壳后的乌黑菜籽如瀑布般倾泻而出,满载收获的运粮车穿梭往返,将颗颗油菜籽送往晒场。

“我们盛华种养合作社流转土地1800亩,种植了1200多亩油菜,预估每亩可采200多斤油菜籽,一共可采30多万斤油菜籽,预计能打10多万斤油,产值有100万元左右,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崇阳县盛华种养合作社负责人徐盛华笑得合不拢嘴。

现代农机让传统农事焕发新活力,农业机械化作“田间神兵”,为丰收按下“加速键”。今年崇阳县油菜种植面积22.35万亩,科学的密植技术、精准的肥水管理,再加上全程机械化作业,让油菜种植效益得到大幅提升。

“我们抢抓晴好天气把油菜颗粒归仓,归仓之后赶紧种中稻,争取下半年中稻也能迎来大丰收。”徐盛华说。

在崇阳县青山镇铺前村3000亩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四台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驰骋田间,前端的切割装置将齐腰高的油菜秆整齐切断,经过脱粒、分离等工序,饱满的油菜籽被“收入囊中”。剩余的秸秆则被抛撒回田间,滋养着这片土地。整个收割过程行云流水,秸秆粉碎还田与油菜籽收集同步进行,真正做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据华陂畈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汪帝介绍,以往10余名工人一起挥镰,每日最多收割20亩。如今科技赋能农业,4台新型收割机同步作业,日处理能力突破200亩,效率实现十倍跃升,预计15天可以收割完,“收割完成后,油菜籽会进行烘干、榨油等加工程序,再进行售卖。”汪帝说。

近年来,崇阳县创新推行“油菜+”发展模式,将冬季闲置的农田变成金色花海,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春夏季节再进行水稻轮作,保障粮食安全。通过政府引导、资源整合,逐步形成了“春赏花、夏收籽、秋观稻、冬藏粮”的立体农业发展格局。农旅融合战略下,油菜种植既扮靓了乡村颜值,又充实了农民钱袋,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媒体记者:邹辉  沈庭萱  孙诗炜  通讯员:魏隽良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