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新时代的我们 | 农妇周宏燕:“投喂”AI的乡村“数据标注师”

长江云新闻  2025-05-14 09:36:57
分享到:

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对海量数据的清理、整合和筛选,就是给文本、图片、音视频打标签、做标注,目的是方便AI自我学习。因此,“数据标注师”这项新职业应运而生。今天新时代的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乡村“数据标注师”周宏燕。

清晨,37岁的周宏燕把孩子送上学就匆匆出了村,来到离家不远的产业园,这里还有一个“孩子”等着她“投喂”。

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王胡冲村村民、数据标注师 周宏燕:雷达扫出来的图片,上面的车把它分类。标注出来车的方向、车的类型,它的高度、大小,还有人物,还有树。告诉AI怎么去识别,就像我们小时候教小孩一样,告诉他这是什么东西。

周宏燕的工作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机器看得懂的信息,方便AI自我学习。这份人工智能技术末端的基础性工作并不难,但需要耐得住性子、足够细心。对于周宏燕来说,人生似乎打开了新视界。

周宏燕的儿子 陈岳初:妈妈是做AI拍照的。十字路口那里不是有摄像头吗,摄像头会拍照,都和妈妈的工作有关系,所以我觉得特别厉害。

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王胡冲村村民、数据标注师 周宏燕:导航给你指方向的时候,我就会跟别人分享,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份工作就像教自己小孩一样,把它慢慢一步步地教会了,就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

这座产业园,高峰时,有超过1500名数据标注师在这里工作,其中一半是和周宏燕一样的农村宝妈,还有因为长江禁渔而上岸的渔民,他们每月能赚3000-5000元。为了方便他们兼顾家务和农活,公司允许他们灵活请假,自由安排工作时间补足工作量。

华中人工智能数据产业中心负责人 覃超:它入门门槛是不高的,学历并不是主要核心,通过我们接近三个月的培训,就可以完全进行生产。

过去一年,有超过5000万张图片在这里被标注,创造价值1700万元。随着AI行业升级,数据标注正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知识密集型”,医疗、法律等专业领域的需求正在爆发。

华中人工智能数据产业中心负责人 覃超:需要一些垂直领域的研究生或者本科生来进行完成,我们也将会和各大高校去合作,在垂直领域上面去提供更多的专业性和复合型的人才,建设华中地区最全最大的数据加工基地。

宜昌市点军区桥边镇王胡冲村村民、数据标注师 周宏燕:我希望把自己孩子带好,把AI这个孩子也带好,让它越来越成熟,造福社会。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旭珲 龙科 责任编辑 李媛 谢宝莹)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