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同济医院发布女性肿瘤AI大模型
“我43岁,近两个月月经不规律,有些不正常出血,会不会是子宫内膜癌?”“您好,我是‘木兰’,根据您之前的基础病史,您的症状伴随明显高危因素(肥胖、高血压、未育)提示子宫内膜异常风险升高。虽然不代表一定是恶性病变,但不应忽视。”……经过多轮交互沟通,“木兰”医生为患者黄女士生成了初步诊疗建议。
5月11日,“同济·木兰”女性肿瘤人工智能(AI)大模型,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目前,公众可通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或“掌上同济”APP,在互联网医院下的“同济·木兰AI咨询”栏目中获得免费服务。未来,该模型还将通过更多手机端线上平台、电脑端应用以及各级医疗机构等多种渠道,向公众开放。
该模型以国内外权威的女性肿瘤医疗指南和高质量专家共识为基础,融合了同济医院近20年来高质量病历数据,整合同济医院妇产科学系主任、中国工程院马丁院士团队的临床经验与国际领先的原创成果,是国际上首个符合中国人群特点的女性肿瘤大模型,有效破解了我国女性肿瘤诊疗标准化程度低、同质性差的难题。
在我国,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等女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同时,女性肿瘤的全程管理过程复杂,叠加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进一步加剧了诊疗效果的地区差异。“同济·木兰”大模型的上线,将大幅提升肿瘤诊断的效率和精准度,为广大女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既往通用大模型常出现数据知识不足、复杂场景回复效果不佳、信息来源不明确、人工智能幻觉等多种问题,在疾病诊疗过程中往往难以制定出精准、个体化的方案。“同济·木兰”大模型引入DeepSeek强大的深度推理能力,叠加神州医疗跨学科大模型团队研发的多模态数据智能基座,构建出“双引擎”架构,可全面整合临床信息、影像资料、病理数据、基因检测等多源异构数据,实现多模态特征提取与识别,并结合输入传统小预测模型进行辅助预测,覆盖预防、早筛、诊断、分期、预后分层,到个性化诊疗方案制定和患者管理等疾病防治的全流程。
在实际应用中,该模型不仅为普通人群提供女性常见肿瘤初步筛查、结果解释、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等服务,还能将病历、影像、病理数据融合,自动生成个性化诊疗建议,为医生提供精准的诊疗辅助,并自动生成相关记录。对于基层医生而言,“同济·木兰” 大模型将极大提升其在肿瘤筛查、风险评估、规范转诊等方面的能力,推动肿瘤诊疗的均质化。
研发团队成员、同济医院陈刚副院长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需求深度融合,将成为破解临床诊疗难题,推动医疗资源均衡化配置的重要突破口。未来,“同济·木兰”大模型将持续优化,助力提升我国女性肿瘤防治体系建设,守护女性健康。
(长江云新闻记者 裴蕾 通讯员 李韵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