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共产党员 | 40把钥匙的牵挂
今年65岁的于文英是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的一名老党员,虽然已经年逾花甲,但社区里的老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钥匙姑娘”。因为一个承诺,非亲非故的老人们就把家里的钥匙交给她,而她则把笑容和阳光带进老人的家门,解决老人照护难题,也把信任与温情带给邻里。这些钥匙不仅是信任的象征,更承载着一位共产党员二十年如一日的助老初心。
临近中午,于文英带着志愿者来到张美玉老人家中,排查用电隐患。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这有钥匙。詹刚,张妈,你好。量一下子。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建设路社区 志愿者:主要金属位置不要漏电。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怕漏电,晓得吧。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建设路社区 志愿者:刚才检查过了,你这个(热水器)还算可以,再发现问题跟我们讲。
老人曾是于文英的邻居,相识几十年。自打2008年摔了一跤,中风、骨折便接踵而至。老人膝下虽有四女一子,但几个女儿都在外地,只有儿子在身边。又要上班、又要照顾母亲,再加上帮母亲洗澡多有不便,儿子就请于文英来帮忙,而这一帮,就是十多年。
张美玉老人儿媳 刘意云:因为那几个姐姐她们都不在身边,家里只有詹刚(儿子)一个人,他一个人有的时候(不方便),那个时候还没退休,所以钥匙就给(于文英),她都蛮热情的,她自己跑过来跟(老人)洗澡,跟(老人)做饭吃,我们有的时候搞不赢就请(于文英)来帮忙。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詹刚)就会打个电话,于文英快来帮个忙,我今天没时间,可能上班要加个班,你能不能给我做个饭,来照顾我妈妈。后来我说可以,这是我为老人做了这个事情,她到现在都记得,10多年了。
时间一长,做饭、买药、洗漱,甚至入厕,老人都离不开于文英,称呼也由“小于”改口为“姑娘”。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这是您)最爱的姑娘,是不是,漂亮不漂亮,美不美,她在上海拍视频在,在工作。
张美玉老人儿媳 刘意云:(老人见到她跟)亲生姑娘一样的,跟我们,她挺好的,钥匙也在她手上20多年了。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几十年都没有听到母亲叫我叫姑娘,那是很开心的,当时我就把她抱了一下,这样跟她贴了一下,我说谢谢您把我当姑娘,您又多了一个姑娘。
从此,于文英更是每天放下碗筷就往老人家里跑,她的这股“热情劲”可难坏了自己的丈夫。
于文英丈夫 徐长良: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有点埋怨,我说你比居委会的人还忙些,她一忙起工作就忘了(吃饭),一下就忘了,我就在屋里等着她。别人都下班,你还没下班,你也不拿一分钱,有时候一整天不到吃饭时间看不到她人,我还没有起床她就走了,我就跟她开玩笑,你干脆就把碗搬到居委会去,不要回来了,一回来电话就来了。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我丈夫)完全都不理解,根本就不理解,像我家儿子都(不理解),你怎么天天跑到别人家去,像什么话,吃饭时间、晚上(很晚)也不回来,到点了这么忙。我就通过我儿子,叫我儿子说服他,我儿子就说,你要支持我妈,我妈这是做好事。
于文英丈夫 徐长良:(像她)这样照顾老人,我们老了谁来照顾我们?她说我们老了没人管就到养老院去,(不过)我认为现在好人还是多,我们老了绝对还是好人有好报,(会有人)要照顾我们的,她这样开导我是对的。
电工出身的老徐,在矿上干了大半辈子,做事认真踏实,拗不过于文英对敬老事业的执着。随着被帮扶的老人越来越多,老徐嘴上虽然埋怨,可自己也加入了敬老助老的服务队伍当中。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我们家的老公他蛮能干,他又当家,我就把钱财什么都交给他了,他比我先退休,吃喝拉撒都是他管,所以我有时间出来。巡逻的时候拿着小喇叭,他还不好意思拿都是我拿,他一开始还怕丑,我说你散步别人还不是看到了,(逐渐)就把他引上路了。
这个不起眼的笔记本是于文英的导航图,记录着帮扶老人的住址信息,她每天都要规划对十几位老人进行拜访。李凤印老人退休在家,子女常年不在身边,于文英每天都会准时向他“打卡”问候。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员 李凤印:小于来了。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我们(不换鞋)就这样进来了。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员 李凤印:端着日历照相是怎么回事?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他怕老人走了,第二年要认证,就跟(发)工资一样的。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员 李凤印:身份证带去。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社区现在都是为老服务,为人民服务。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员 李凤印:这个钥匙就是原来我打算放在走廊的电表箱里面,还是她可靠,我就把钥匙给她了,就是万一我要是门被风吹了以后,需要钥匙我就打电话叫她来(开门)。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员 李凤印:她每天就通过微信问好,虽然是简单的早晨好,(但)老人心里很温暖,(她是)志愿者又是共产党员,她们这一声问候每天坚持好多年,这种问候暖了空巢老人的心,非亲非故,所以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这是肺腑之言。
然而,并不是每一位老人都能按时“打卡”。今年元旦期间,有位平时准时“打卡”的独居老人一直没有回信息,虽然这位老人几个月前就已搬到鄂州市独居,但仍然坚持与于文英微信联系。老人的失联可急坏了身在黄石的家属。他们急忙找到了于文英。于文英打开手机一看,早上六点多问候的消息一直没有回话,这让她心头顿时一紧。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凶多吉少,(他)一年四季都带着氧气管,这个氧气管不能取,我说赶紧走。
于是,她和老人的亲属们驱车数十公里赶到鄂州,敲响了老人的家门,但却没有任何回应。直到警察赶来打开门才发现,老人已经不幸离世。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他走了,走在家里面,就卧在床边边,那个氧气管就没有接上,你说这人就是那么一瞬间就那么脆弱,氧气管要是不掉他也不存在走了,你说是不是。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我来看一下您,还好吧,这是我们社区董书记,大家都来看您。
对待这些老人,于文英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珍视。她出生在江苏淮安农村,年幼时便失去了父母,后来在奶奶的带领下,投奔了远在黄石的大伯。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应该是66年是65年,很早很早,我记得我的奶奶带着我姐姐,我们是坐了一艘船,然后又坐了个6路车,就从黄石坐轮渡,坐黄石车子到铁山的。
大伯是一位转业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他总是把救济份额让给别人。为了让家人吃饱饭,在菜场上班的大妈找最便宜的菜买;放假时,于文英就去菜场帮忙补贴家用。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十口人是一个大家庭,以前我大伯的思想很好,培养我们怎么样去做好人,做什么事情要做好,要认真地去做。照顾这些父母,在他们身上我得到了很多温暖,我帮助了他们,我得到了很温暖的(感觉)。
心怀感恩,传递温情,从2006年开始帮助第一位老人至今,于文英已经帮助近百位独居老人,她也成了老人们口中的“姑娘”。91岁高龄的潘素慧老人是她照顾的第二位独居老人,女儿不在身边,于文英便主动承担起照顾的重任。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胜利路社区居民 潘素慧:我不是腿摔断了吗,那半个多月简直不能动,吃在床上屙在床上,都是文英帮我洗、抹、倒屎倒尿,她是无微不至地关怀我、关心我。回来了,她也在屋里照顾我,有时候她就睡在沙发上,我就睡在这个房里。所以说这一点非常感谢她,因为我的姑娘都不在跟前,什么事情都拜托她。
一把钥匙就是一份托付,越来越多老人将自家钥匙配一把交到于文英手上,她腰间逐渐挂满钥匙,最多时有40多把。其中,28把钥匙主人是独居老人。于文英从不嫌麻烦,上门探望、侍病喂药,社区里经常出现她穿着红马甲忙碌的身影,起初有的居民对此并不了解,甚至还闹出过笑话。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九网格党支部书记 李湘兰:好搞笑啊,我讲你每天拿这些钥匙干什么,你是帮别人配钥匙的吗?她讲的不是的,这是这个妈妈的那个妈妈的,就跟我讲,我就开玩笑,我说我还以为你是个配钥匙的。喊她有喊她的一个名字,叫什么“钥匙姑娘”。
当过干部的李湘兰在动员群众方面颇有经验。闲暇之余,她就向身边人宣传敬老助老这一公益事业,号召他们也加入进来。慢慢地,找到于文英请教并要求加入的人越来越多。2022年9月,社区成立了“红马甲助老队”。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九网格党支部书记 李湘兰:社区成立了这个(助老队)以后,我们事先帮老人做事的第一批人就(加入)进来了,开始进来的时候好像搞了十个人还是十二个人,慢慢地这个队伍就大了,重点还是在于文英,于文英到现在,有几十家吧,都是她在热心关心。不是说每个人都能像这样一直做下去,自己家总是有点事,那她还是可以,她就一直做下去。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委书记 董凌燕:我们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单位型的社区,居民大多数为大冶铁矿的退休职工以及在职的职工,邻里之间都很熟,所以他们在互帮互助这一块氛围很浓厚。除了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上门服务之外,老人如果有临时的需求,就是我们这个“红管家”,他们来给老人提供服务,以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这样的一个服务模式,于文英同志是我们‘红管家’助老志愿服务队的优秀代表。
助老队的事越传越广,不仅是建设路社区,周边社区的老人们也慕名而来,送来了“新”钥匙。在于文英事迹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离退休老党员投身到互助养老志愿服务行列。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居民 刘意云:她对人很细致的很热情的,不管对谁都是一样的。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员 李文东:每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她都是第一时间去帮助别人。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胜利路社区居民 王恵生: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是做一辈子,做个一二十年那是很难的事情。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胜利路社区居民 潘素慧:说老实话,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这她是很优秀的。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九网格党支部书记 李湘兰:我就想我也是做老人工作的,但是我没有她做得这么好,她就是一心一意就为这些老人服务,她真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党委书记 董凌燕:老人的一句“姑娘你来了”,一个拥抱,她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带动了身边的人,她就是社区情感纽带的编织者。
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建设路社区助老服务队队长 于文英:我每做一件事的时候,我总拿我是一个党员,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对不对?代表一面旗帜,不想图回报,只图老人开心就可以了,幸福地过好他的每一天,幸福的晚年,我就开心。
(长江云新闻记者 牛寅 李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