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荆门 | 荆门公安开展“六大练兵”行动
聚焦“干部素质提升年” :荆门公安开展“六大练兵”行动
今年来,荆门公安根据“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市公安局组织开展争当政治标兵、法治卫兵、专业精兵、实战劲兵、科技尖兵、作风强兵“六大练兵”行动,进一步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素质,为助推荆门加快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贡献公安力量。
随着八声枪响,狙击手百米外精准击中锁扣,随后长短枪互换射击,无人机侦查抛投等项目一个接一个进行。眼前正在进行的是荆门市2025年度社会面巡逻防控暨实战大练兵,本次大练兵旨在进一步提高全市社会面巡防实战能力水平,夯实反恐应急处突力量,锻造“四个铁一般”过硬公安铁军。在本次练兵中,荆门市公安系统将充分锻炼警种协同、快速机动的优势,强化街面巡逻,加大防控力度,加强重点部位守护,强化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助力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荆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支队长 谢飞:结合任务实际和训练短板,采取“红蓝对抗”、“实战演练”等方式,重点开展暴力恐怖袭击和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处置、涉爆警情、“黑飞”反制、反恐攻坚无人机协同作战、群体性事件处置、武装车组战术等六类科目训练。
本次实战大练兵还聚焦县域应急力量,以全面提升县级应急力量整体素质为目标,全面建设县级以上“五人快反小组”,扎实开展个人极端等突发案事件模拟演练,并通过系统培训、比武竞赛、拉动演练、分级考核为载体,掀起实战大练兵热潮,全面提升荆门市公安机关整体实战能力和建设水平。
荆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处突大队副大队长 黄晓波:有效锻炼了特警队伍快速决策、协同作战的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了面对真实警情的心理素质和实战经验,进而全面提升特警队伍的整体战斗力。
下一步,荆门市公安局将坚决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公安部提出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总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六大练兵行动”,凝心铸魂,争当政治标兵、规范执法,争当法治卫兵、攻坚克难,争当专业精兵、敢打必胜,争当实战劲兵、创新赋能,争当科技尖兵、担当履职,争当作风强兵。
荆门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王慧渊:以“四个铁一般”的公安队伍,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荆门,全力保一方平安,护一方发展。
荆门东宝区:寻找乡村产业发展“共富合伙人”
今年以来,荆门市东宝区在6个乡镇全面开展寻找乡村产业发展“共富合伙人”行动,来自农文旅融合、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创新、畜牧养殖等领域的首批14名“共富合伙人”陆续受聘上岗,积极投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走进位于东宝区子陵铺镇南桥村的村集体养鸡场,存栏的6万余只土鸡是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凤凰”。自东宝区开展“共富合伙人”行动以来,南桥村依托此前土鸡养殖的经验,迅速找到了合适的企业家,共同成立了村集体养鸡场。养鸡场为村民们提供养殖资金、技术、销售等一系列服务,全程由专业养殖人员采取“保姆式”帮扶,让村民省时省心的同时,每年可以为村民增加养殖收入1万元左右。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南桥村党支部副书记 刘启新:把土鸡养殖作为村里的主导产业。2025年预计分红在5万至6万元左右,预计将来集体创收在10万元左右。
眼前这位正在检查土鸡养殖情况的企业家,是南桥村的“共富合伙人”胡洪涛,深耕脱贫工作多年的他,依托自身的经验和资源,不仅帮助南桥村解决了当下支柱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后续他还计划帮助南桥村打造养殖+深加工+电商销售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让村集体经济发展惠及更多村民。
湖北胡家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胡洪涛:组建了自己的配送团队,也有了大量的农产品经纪人,最近我们都在运营“书记带货”这个账号,基本上每一个视频的浏览量都有10多万,把我们当地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除能人帮扶外,东宝区还积极对接本地知名企业参与扶持村集体经济。眼前这片初具规模的瓜果大棚就是万家坪村的村集体资产,由于此前缺乏销路,生产规模只有10亩左右,种植户们的收入迟迟无法提高。东宝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邀请荆门本地大型商超东方百货集团进驻,让村里的西瓜、香瓜、草莓等瓜果进入到荆门市的100家门店,实现新鲜瓜果当天现摘现送,解决瓜果销路问题的同时,还提升了万家坪村瓜果品牌的知名度。种植户没有了后顾之忧,短短一年时间,万家坪村瓜果种植规模就从10亩扩大到了70亩,平均每亩的种植利润达到了7000元。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万家坪村5组村民 李敏:每天的收入在150块钱左右,我们在这已经搞了差不多四年了,村里把这个企业搞起来,就带动了一方的老百姓,收入比以前提高多了。
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万家坪村党支部书记 杜亮:支部、合作社、村民一起,共同把这个产业扩大。目前有6个村民有这个意向,每个村民都想搞10个棚,预计规模会再翻一翻。
东宝区通过“共富合伙人”行动,引导致富能手、在外能人等各类人才回村任职,吸引企业家、市场主体对村现有优势资源、产业项目等进行投资,将进一步构建村民就业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参与经营有“现金”的发展新局面。
荆门市东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李超:下一步,我们东宝区将更好支持“共富合伙人”发展产业,依托农村产业发展服务团,主动给予创业贷款扶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全力落实金融扶持政策,提升融资可得性,督促发改、科技等部门加强工作指导,提供技术业务支持。
荆门沙洋:智能温室“番茄王国” 结出乡村振兴果
在荆门市沙洋县沈集镇有一座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打造的“番茄王国”,通过科技赋能,让小小番茄成为了远销外省的高端水果,也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金果果”,一起去看看。
眼前这座银灰色的智能温室大棚,就是沙洋县沈集镇的“番茄王国”。进入大棚内部,近5米高的番茄枝蔓宛如绿色瀑布倾泻而下,成串的番茄缀满枝头。据了解,这座“番茄王国”还藏着不少科技“尖板眼”,依托半封闭无土栽培技术,这里的番茄全部采用岩棉块和椰糠进行培育,采用进口熊蜂自然授粉,不仅从根源上规避了重金属污染和土传病害,还为番茄生长打造精准可控的环境。同时,每株番茄根部都固定着专用滴头,水肥一体化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与养分,按需配比氮磷钾,实现“喝多少、给多少”的精准供应。
湖北永耕农业有限公司无土栽培技术员 宋健:我们的良品率可以达到95%以上,像我们种的这个大番茄,每平方米可以到达20公斤以上,里面的小番茄种的是串果,每平方米产量是15公斤左右。
这些经过精心培育的番茄不仅个个果实饱满、风味浓郁,还因为无土种植彻底告别农残困扰。眼下,这里的番茄们早已名声在外,已经成为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高端商超的热销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
湖北永耕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裴志雄:预估年销售额1000万元左右,整个的生产量是50万公斤。下一步,就是扩大产能、扩大规模和政府在协调资金的注入,通过合资的情况把产业做得更大。
智慧农业做大做强,自然少不了周边乡镇的加入,沈集镇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将持续招引智慧农业企业入驻,同时加强与现有企业的合作,在探索更多合作模式的同时,让更多村民加入到智慧农业的产业中来。
荆门沙洋县沈集镇沈集社区书记 王定军:目前,企业在我们这边带动我们村集体增收,可以每年达到5万元左右。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打造永耕农业的二期,预计在50亩左右,为百姓增收创造更多的渠道。
目前,沙洋县正在全县推广智能装备应用于田间监测与数据采集,水稻智脑、土壤传感器、多光谱无人机等一系列科技成果得以转化落地。下一步,沙洋县农业部门还将帮助农业主体大面积推广应用北斗农机、无人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智能装备,让更多农户享受到智慧农业的成果。
荆门沙洋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刘婷:今后,我县将在蔬菜上应用智能恒温温室大棚种植,建立蔬菜可追溯系统,建立油菜大数据平台,整合数据精准施策,推动“智慧农业+农文旅”融合,以智慧农业吸引游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飞 李成汉 毕然
沙洋台 胡金艳 王紫优
通讯员 周隗伟 陈程 龙胤奭 李超 王宇凡 朱秀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