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逐“质”——解码黄石重塑产业DNA的“点石成金术”
东风卷地起,千帆竞发时
五月的黄石
跃动着百舸争流的奋进节拍
奏响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时代强音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
黄石勇立潮头
以破釜沉舟的决心重塑经济版图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
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生
新兴产业乘风破浪
于蓝海赛道抢占先机
未来产业蓄势待发
勇敢向未知领域进发
一起感受
向“新”逐“质”
活力奔涌的黄石
故事一:“黑灯工厂”炼“智”金
弘盛铜业智慧大厅
踏入中色大冶弘盛铜业智能工厂,超千平方米的智能集控中枢,仿佛置身未来科幻场景——
超千平方米的智能集控中枢,无数数字大屏如星辰列阵,10万余个智能感知点的数据如银河倾泻,数字孪生技术将现实工厂的每个生产环节精准复刻,为生产决策装上“智慧大脑”;
弘盛铜业渣包车无人驾驶系统
曾经在高温环境里穿梭的运渣车,如今在自动驾驶系统的智慧操控下,化身精准运行的工业“舞者”;
电解车间内,剥片机器人以0.01毫米的极致精度,剥离每一片阴极铜板,智能铜库则如训练有素的机械管家,行云流水完成打捆、打码、入库全流程,全程无需人工介入。
弘盛铜业智能机器人在分析样本
随着DeepSeek大模型的接入,这座全国铜冶炼行业首个卓越级智能工厂,正加速迈向“黑灯工厂”。
智能化产线让企业劳动生产率远超行业均值50%,人均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
故事二:3微米铜箔破纪录
2022年,诺德股份落户黄石,投资120亿元建设锂电铜箔及铜基材生产基地,依托本地近200家规上铜精深加工企业的完整产业链,项目快速落地见效。
诺德生产车间
去年,一期投产后即实现营收20亿元。今年年初,又以3微米锂电铜箔实现批量生产,刷新行业精度纪录,成为黄石进军新能源产业的标杆项目。
故事三:氢能公交投入运营
大冶市12辆氢能源公交车4月18日投入公交33路线运营,标志着大冶进入公交氢能源时代。
这批氢能源公交车总长10.5米,车高3.54米,车宽2.34米,核载81人。此次开通的氢能源公交线路首末站为大冶北站往返大冶北站,全程约12.5公里,间隔15分钟/班,双向循环发车,首末班时间为5:30—19:00,票价2元。路线覆盖多个重要商业区、住宅区和办公区域,方便市民日常出行。
“这条线路是湖北省县域公交第一条使用氢能源作为燃料的公交线路。氢能源公交车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氢反应堆将氢气转化为电能,驱动动力电机运转,可有效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出行。在车辆补能方面,氢能源公交在大冶东综合能源站加氢,只需10分钟即可加满,加满可行驶300公里。”大冶市公交集团安全生产部工作人员张文介绍。
清晨扫码骑上氢能单车的大学生、车间里闪烁微光的纳米粉体、制氢厂迸发嗡鸣的电解槽……在传统工业底色浓厚的黄石,一场关于未来产业的“无声革命”正悄然上演。
从春天启程
向着梦想奔跑
黄石以科技为剑
以项目为翼
以开放为帆
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
奋力书写着
老工业基地“点石成金”的新时代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