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咸宁咸安:绘就“生态+产业+文化”乡村振兴新图景

云上咸安  2025-05-12 09:41:19
分享到:

青山成画卷,碧水淌诗文。5月8日,在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高赛村,记者一行走进百年古码头、王家畈学堂、百亩果蔬基地,一幅“生态+产业+文化”绘就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淦河高赛段流水潺潺,古色古香的古码头门牌立在河边进口处。新修的石阶代替原来的土坝,两岸古树绿荫如盖,布谷鸟鸣声阵阵,为这片河岸增添了几分“秘境仙踪”的韵味。

在河两岸,200亩蔬菜大棚里,千禧果、水果黄瓜、南瓜等长势正旺,一派瓜果飘香的景象。

在香瓜地里,68岁的村民潘金英老人正麻利地掐去多余的瓜丝,引导瓜藤爬上一条条垂带。

“村里投入建设大棚、整田地,出药肥和瓜果秧苗,农户负责管理,收入村里与农户一起进行分成,让撂荒地生金,两全其美。”潘金英老人笑道,游客多,果蔬不愁销路。

离瓜果基地不到500米,一幢墙体斑驳的欧式风格建筑——王家畈学堂跃然眼前。从田地干活回来的王永汉指着学堂介绍:“我和92岁的舅舅都在这里读过书,前2年政府出资、村民投劳将学堂修复好了,成为孩子们常光顾的农家书屋。”

今年来,马桥镇政府因地制宜,投入60万元修复了淦河古码头,按每亩1000元的补助盘活淦河两岸200亩荒地,并完善了王家畈学堂布展及藏书,逐步完善百亩古桂林休闲步道及旅游设施,沿路种植了6亩薰衣草和3亩向日葵,美化了人居环境,将高赛村打造成温泉城区15分钟休闲目的地。

“每天自驾来高赛淦河段采摘、纳凉休闲的游客达500人以上,巧借生态资源,蔬果产业促进文旅融合,撬动乡村振兴。”

高赛村党总支书记王秋林介绍,将逐步完善露营烧烤、民宿、农家乐、文艺演出,“一家一个鸡蛋建学堂”故事宣讲等配套服务,打造“玩一天住一夜”的精品打卡地,让村民共享“生态+产业+文化”的红利。

(特约记者:胡剑芳 一审:章琼丹 二审:董盈 三审:徐隽)

责任编辑 梅媚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