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也能换贷款!武汉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
长江云新闻 2025-05-10 21:41:02
当发明专利成为银行授信“硬通货”,一场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的创新实践正在武汉展开。
昨天(5月9日),武汉市江岸区发布2025年首批15家“种子企业”,涵盖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这些种子企业将获得20万元的资金支持。在高端轴承领域深耕十年的纳威超晶科技,凭借行业关键技术国产化突破成果入选“种子企业”
武汉纳威超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帅军:我们研发了一种新的方法,对于对轴承内圈进行表面强化,寿命提高了接近两倍,耐磨性提高了80%-90%,可以大大减少对国外进口轴承的依赖性。
今年,武汉市江岸区还将择优遴选出200家“种子企业”,入选企业不仅可获得20万元启动资金,还能享受应用场景建设最高100万元支持。
破解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融资困境,各大银行还推出“知识价值”贷款、数易贷等产品,现场,多家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约。高低压配电柜研发企业瑞佳宏,凭借38项专利,通过“知识价值”信用评级,获批500万元贷款。
瑞佳宏智能制造(武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唐学文:目前资金的缺口的话大概在300-500万元之间,如果说拿固定资产去抵押贷款,第一个是流程复杂,第二个金额低,“知识贷”的手续便捷,也方便灵活,刚好能匹配我们日常周转的需求。
上个月,湖北省发布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政策,目前,湖北省28.5万家科技型企业,基于对创新人才、研发投入等7个指标进行信用评级后,有望获得最高1000万元,最长3年的“全线上、纯信用、优利率”贷款。全省各市区县,也将进一步以数据征信、财政征信为依托,引导银行机构对科技企业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未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杨旭珲 罗浩洋)
责任编辑 杨雨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