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 | 长江禁渔第五年 湖北生态承载力稳步提升

长江云新闻  2025-05-10 19:31:55
分享到:

湖北,是长江十年禁渔主战场。进入长江十年禁渔的第五年,湖北坚定推进长江十年禁渔,生态承载力稳步提升。

这两天,10万尾中华鲟在荆州放流至长江,此次放流的中华鲟涵盖4个年龄段,将有助于补充中华鲟野外种群和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杜浩:通过超声波监测数据,了解它们江海洄游的速度,迁徙分布的规律,评估增殖放流的效果,给出准确的数据参考,让它们更快适应长江环境,它有可能就很快参与到自然繁殖过程中。

中华鲟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有关方面已经连续8年没有发现它们在长江里的自然繁殖活动。因此,补充长江里中华鲟种群数量成为当务之急。今年,荆州将放流中华鲟100万尾,占全国总数的60%。

荆州中华鲟保护中心主任 周青:今年农业农村部建立了中华鲟谱系,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的母本,就能和三峡集团的父本进行繁育,这样能更好提升苗种的抗病能力,避免近亲繁殖,提高中华鲟子二代的质量。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肖衎:包括上海口也会有很多误捕的渔民能够捕到中华鲟,说明中华鲟洄游入海还是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

目前,湖北已建设中华鲟种源保护繁育基地6家,中华鲟子一代2164尾,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记者从全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了解到,2021年至2024年,长江流域共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较禁渔前增加36种。2024年,长江干流监测点单位资源量同比上升9.5%,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

长江十年禁渔以来,湖北搭建起省市县一体化渔政执法监管平台,有效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针对上岸渔民开展对口帮扶,通过联系企业招工、开展职业培训等形式,为渔民提供就业创业平台。

湖北小胡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机电维修部部长 王同印:当机修学徒来的,四年时间一直在外面委派出去学习,现在带领一群人维保设备,考了四个证,相当于说是一个铁饭碗的标志吧。

如今,湖北省转产安置渔民全部实现上岸就业,灵活就业人员占比从2020年的50%下降到如今的22%,实现了从水上“谋生活”到岸上“创未来”的转变。截至目前,湖北长江干流、汉江干流水生生物完整指数,较禁渔前提升了两个等级,长江中游监利断面四大家鱼卵苗资源量达83.2亿尾(粒),是禁渔前的6.2倍。湖北禁渔秩序稳定向好、渔民生活安稳向好、渔业资源恢复向好。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飞 温少海 万力源 何进 荆州台)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