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感动!00后大学生为陌生人捐献“生命的种子”

长江云新闻  2025-05-09 16:34:14
分享到:

5月9日,在武汉某定点采集医院,00后大学生李蔷(化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

李蔷今年21岁,是湖北某高校的大二学生。2023年3月,李蔷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便留存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令她没想到的是,仅仅两年时间,她就接到了和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想到可以救人一命,她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

尽管心怀热忱,李蔷却面临一个难题:如何说服爷爷奶奶?为了消除他们对捐献的误解和担忧,鄂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李蔷家中,当面向李蔷的爷爷奶奶讲解捐献流程和注意事项,最终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老人家还是很开明的,说只要不影响孩子身体健康,又是救人的大事儿,那就去吧。”工作人员回忆道。

做完捐前体检和高分辨血样采集之后,李蔷一边焦急等待检测结果,一边控制饮食,努力调整身体状态。“我连饮料都戒掉了,看着室友们喝奶茶的时候,心里特别馋。”李蔷笑着说。

5月4日,李蔷入住定点采集医院,为捐献做最后的准备工作。而随着捐献的日子越来越近,李蔷难免有些紧张。于是,她上网搜索了很多以往成功捐献的案例,以此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大家都是为了帮助患者重获新生而选择捐献,我想我也可以!”

5月9日上午9点,伴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滴”的一声提示音,采集正式开始。李蔷笑着说:“我准备了这么久就是为了今天,感觉和献血的过程差不多,就是时间长一点。”

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李蔷成功捐献了281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全国第20029例、湖北第720例捐献者。她衷心祝福患者早日康复,“最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希望患者今后的人生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2025年3月,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鄂州市对2025年1月1日以来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行为,纳入见义勇为行为确认范围。鄂州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会第一时间为李蔷申请见义勇为认定,李蔷将成为鄂州市首例因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受到见义勇为表彰的个人。对此,李蔷表示,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带动更多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传递生命的希望。

(记者:卢叶  通讯员:周玲  责任编辑:卢叶)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