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大爱,点亮生命之光——第九届“爱的灯火·红十字故事汇”侧记
无声的大爱,拯救一条条素未谋面的生命;崇高的礼赞,致敬每一份爱的奉献。
5月7日,省“红十字博爱周”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九届“爱的灯火·红十字故事汇”活动现场,一个个故事、一幅幅照片、一张张笑脸,将那些拯救生命的故事娓娓道来。
生命接力,爱心希望生生不息
舞台大屏幕上,播放着一个生命重启的故事。
五年前,当2岁的儿子因罕见血液病蜷缩在病床时,杨冲夫妇在绝望中第一次触摸到“生命共同体”的温度——一个素未谋面的志愿者的5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被注入孩子体内。
这段经历让杨冲感受到了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温暖,也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此后,杨冲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并且“时刻都准备着,期盼有一天,能帮助别人,将爱心和希望传递下去”。
2024年2月,当得知自己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杨冲毫不犹豫决定捐献。随着269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浮液从杨冲体内流向千里之外的北京,这场以生命为契约的双向奔赴,完成了最动人的闭环。
留爱人间,替子捐献器官救人
“器官捐献出去,儿子的生命就还在延续,依然像活在世上一样。”站在舞台上的郭帮军哽咽着说。
2009年,7岁的儿子郭方宇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为挽救孩子生命,郭帮军带着孩子前往北京、重庆、湖南等地求医,花光了积蓄,欠下巨额外债。
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郭帮军家建起了房子。虽然郭方宇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以致全身瘫痪,但因郭帮军照护得当,儿子逐渐长大、成年,破除了“最多活10年”的命运枷锁。
去年3月,22岁的郭方宇病情突然恶化,医生竭尽全力抢救,然而病情始终不见好转。根据郭方宇之前的意愿,郭帮军决定捐献其器官给有需要的人。去年6月6日,儿子郭方宇成功捐献出双肾、肝脏及一对眼角膜,使3名患者迎来重生、两名患者重见光明。
果断出手,危急时刻抢回生命
“大家经过了红十字应急救护专业培训,如遇人员突发疾病,我们能及时救人。”站在舞台的中央,武汉地铁3号线体育中心站值班站长廖燕讲述了自己学习紧急救护的意义。
1月17日下午5时40分许,武汉地铁3号线体育中心站,一乘客乘坐地铁途中心脏骤停,没有意识、没有脉搏、没有心跳,值班站长廖燕对乘客进行胸外按压30次后,还进行2次人工呼吸、1次AED除颤。在众多好心乘客与工作人员、驻站民警齐心合力帮助下,共用17分钟抢回乘客生命。
无独有偶。3月25日,武汉街头突发车祸,七旬老人被撞昏迷。饿了么蓝骑士张宝剑途经现场,立即取出随身携带的AED设备,配合急救流程为老人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退役军人出身的张宝剑,退役后仍坚持公益,考取红十字救护师资证,每日骑行时将电动车化为“流动急救站”,更带出了一支33人的“急救骑兵”。
这一场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护中,一个个普通人用急救知识铸就安全铠甲,以志愿者仁心点燃爱的星火,让每双手都成为托举生命的力量。
责任编辑:石靖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