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阳新:从“白色污染”到“绿色新生”

云上阳新  2025-05-09 10:47:47
分享到:

“生物降解地膜使用后,能在自然环境中逐渐分解,减少土壤污染,保护土壤生态,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劳动力成本,符合环保要求。”5月7日,湖北黄石阳新县浮屠镇湖北冠林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群英称赞说。

在农业生产中,地膜曾因保温保墒、增产增收被称为“白色革命”,但随着使用量增加,残留的废旧地膜也逐渐成为农田“白色污染”的源头。阳新县直面这一难题,依托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的360万元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专项资金为抓手,开启了一场从“白色污染”到“绿色新生”的农田生态蝶变之旅。

去冬以来,阳新县围绕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定下“硬任务”、绘就“施工图”。计划今年上半年,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应用10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1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同时高标准打造1万亩加厚高强度地膜核心示范区和1千亩全生物降解地膜核心示范区。这些示范区犹如一个个“绿色样板”,将为农户直观展示新型地膜的优势与使用方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地膜使用向科学化、环保化转变。

回收体系建设同样是此次行动的关键一环。阳新县全力扶持18个镇(区)的地膜回收网点,重点建设5个回收网点,并培育1家地膜回收企业。通过构建覆盖全县的回收网络,确保废旧地膜“有处去”“能处理”,从末端为农田生态“保驾护航” ,致力于将农膜回收率提升至85%以上,让“白色污染”不再成为农田之痛。

为保障各项工作精准落地,县农业环境保护站主动担当,迅速行动。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细致调研,逐户摸排地膜使用情况,精准掌握第一手数据,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提供了坚实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制定出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同时,高效完成地膜采购招投标工作,严格把控地膜质量,确保新型地膜品质优良、供应及时。

这场“地膜革命”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理念的转变。随着新型地膜的推广和回收体系的完善,阳新县的农田正在褪去“白色外衣”,重披“绿色新装”。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巩固和拓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成果,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农业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走深走实,让‘绿色新生’在阳新的广袤农田中持续绽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生态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方向亮、胡淑芳

一审:马婷婷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