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南漳:数字大棚共管育 种出致富好“钱”景
眼下,湖北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的羊角蜜迎来了丰收。公司采用“农户承租+技术护航”模式,走出了一条高效的共赢之路。
他叫王龙,是一名之前从未接触过农业的80后。去年,他从金美科林公司田家营基地租用了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的数字大棚,全部种植羊角蜜,成了一名新农人。谈起数字大棚,王龙如数家珍。
种植户王龙说:“植物生长,比如说每个时期,它需要的温度、光照,都是有需要调节的,我能实时掌控大棚里的温度(等状态)。”
这就是王龙敢于踏入陌生行业的底气。得益于金美科林公司的智能化、自动化农业设备和种植技术指导,即使是种植新手,也可以通过可视化种植、自动化操作来完成每个种植环节。作物成熟后,更是不愁销路。
种植户王龙说:”我们实现技术管理和人工,进行承包(大棚),后期公司进行整体打包销售。”
此外,金美科林公司还利用渠道优势与承租方共享市场数据,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负责人代信一说:“市场数据的反馈,来推动我(制定)种植的要求,来满足市场化的需求。”
种植户王龙说:“像我们目前羊角蜜推出的有特大果、大果、小果(标准),我们也会逐级地的按照这个标准来种。”
将工业思维融入农业领域,市场主体和农业企业同频共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更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市场上最新推出的羊角蜜品种,就出现在了王龙的数字大棚里。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负责人代信一说:“最初的一些科技成果转化成新产品之后,因为我们有的东西别人没有,所以我们卖到市场上,它的价格,各方面的收益就会相对的非常可观。”
今年,金美科林公司新建40个大棚的计划已提上日程。数字大棚带来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转变,让公司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技术研发,实现“双赢”。
襄阳金美科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田家营基地负责人代信一说:“通过这种标准化的生产了之后,是一种可复制的状态。我目前用在我这个基地,等以后我扩建另一个基地或者一个新基地,我可以把这套模式照搬过去。”
记者:王玮/杨澳|编辑:胡振兴
一审:卢珊娜/周尔华
二审:刘伟
三审:马国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