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孝南:多元融合绘就乡村振兴绿美新画卷
松柏村坐落于湖北孝感孝南区三汊镇东部,村域面积达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00亩,常住人口1757人,共612户,党员121人。自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全面推进以来,松柏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笔,以基础设施提升为墨,以林业产业赋能为韵,以文明乡风传承为魂,成功实现从单一生产向多元融合的跨越,从传统村落向美丽乡村的华丽蝶变,奏响了一曲乡村振兴的绿美交响曲。
人居环境整治提“颜值” 擦亮美丽乡村建设底色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先手棋”。松柏村从“拆通畅”这一关键环节入手,针对房前屋后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突出问题,展开集中整治行动,果断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以切实有效的举措,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根基。
同时,松柏村以“行动”为号角,积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聚焦主次干道、农户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细致的摸排,针对村湾中易反弹、易疏忽、较隐蔽的卫生死角,展开重点清理。该村由理事会牵头,充分发挥党员、乡贤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以群众房前屋后、垃圾死角为突破口,引导村民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与清扫工作,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全域整治,让村庄从“一处美”逐步迈向“全域美”。
基础设施完善强“筋骨” 筑牢美丽乡村发展支撑
基础设施,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硬支撑”。松柏村积极整合各类专项资金1620万元,大力推进道路改造、景观节点提升、公共服务配套等工程,全力打通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松柏村在道路建设方面,硬化路面1900余平方米,道路刷黑1900余平方米,让村级公路更加宽敞平整;在污水处理上,改造污水管网近1.2公里,实现雨水污水的合理分流;在环境整治中,清淤及转运近1万立方米,使村湾环境更加干净整洁;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新建文体活动广场1处、公厕1座、便民联络桥2座,整治菜园20亩,充分满足村湾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松柏村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确保规划的科学性,秉持“留住乡愁情怀、保持泥土气息”的价值理念,以实用、可行为基本标准,突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效性,改造提升工作紧密结合产业发展、村湾特色,融入契合“林秀王家田”主题的园林元素,注重建设的精细精致,提升建设的美感度。
林业产业培育赋“动能” 激活美丽乡村绿色经济
林业产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绿色引擎”。松柏村充分利用丘陵岗地居多的地理优势,大力引进林业种植企业,流转农户土地3700余亩。这一举措不仅让农户每年获得租金收入共200余万元,还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通过“土地流转+就业务工”的模式,村民在家门口就成为了“绿色园丁”,成为产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与直接受益者。
此外,松柏村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以盆栽种植基地为纽带,强化“公司+基地+农户”的互动机制,实现了村民土地流转有租金、入园就业有薪金、集体经济有股金、企业发展有空间的多赢局面,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文明乡风传承润“心田” 厚植美丽乡村文化根基
乡风文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松柏村以村规民约为引领,带动乡风文明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议事厅等载体,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摒弃不良风气。通过选树典型、激励先进的方式,该村营造出村湾建设有高度、群众参与有力度、邻里互助有温度的良好氛围。
同时,松柏村坚持群众的事交由群众去办,设立村湾环境保洁提示牌、责任牌等,建立公共广场、公厕管理等群众自我管护机制,提升村湾房前屋后、公共区域的洁净管护能力。松柏村不断完善文体广场、休闲廊亭、健身器材等“文化小阵地”建设,提高群众的幸福生活指数,实现村湾和美、湾风文明的良好效果。
展望未来,三汊镇松柏村将继续秉持因地制宜、群众主体、长效治理的原则,让美丽乡村既保留“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乡愁韵味,又焕发出“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蓬勃活力,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美篇章。
通讯员: 徐雅静
来源:孝南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徐琛
二审:陈诗雪
三审:罗登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