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五一”假期,来看湖北科创科普力量集体“亮宝”

长江云新闻  2025-04-30 23:49:45
分享到:

今天下午(4月30日),2025年湖北省科普亮宝会在武汉植物园启幕,以科普亮宝的方式集中呈现湖北科技创新“硬实力”。

本次活动以“科技赋能生活 创新点亮未来”为主题,汇聚4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小院及企业等,展出6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上百项科普展品,全景式展现湖北在人工智能、精密测量、现代农业、新型材料、智能交通、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硬核答卷”。即日起至5月5日,公众可沉浸式体验科技与生活的深度交融,零距离感受湖北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聚焦“衣食住行人” 解码未来生活图景

在武汉植物园花径广场,20个展位围绕“衣、食、住、行、人”开展线下亮宝,五大主题构筑起未来生活的立体模型。

武汉纺织大学展区化身“未来纤维面料实验室”,颠覆大众对纺织品的传统认知。展区中央,一面由玄武岩纤维制成的月面国旗诠释了“从岩石到国旗面料”的科技狂想;在华中农业大学展位,院士专家领衔的育种成果掀起“餐桌革命”,黑米、高产高蛋白宜机收玉米、宗橙红橙、倍味美番茄、五彩土豆、板蓝根油菜,彰显了湖北农业科技“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创新实力。武汉轻工大学借助3D打印技术重塑莲藕价值——将莲藕纤维转化成骨支架,颠覆传统骨科治疗。武汉轻工大学中国油脂博物馆以微缩古法木榨等科普互动,展现油脂文明与饮食文化的交融。

中国建筑科技馆展区开启了古今建造技术的时空对话:千年应县木塔模型再现榫卯抗震奇迹,现代“空中造楼机”以智能集成平台实现3天建一层楼的高效神话。展区还特设青少年互动区,小学生可亲手组装“科创卡丁车”。

“行”的智慧跃迁也在此次活动中展现。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院研制的“星载铷原子钟”时间精度达三十亿分之一秒,为国际最高水平,鄂产“北斗心脏”精准支撑中国北斗卫星导航。

在人工智能展区,机器人军团“各显神通”。武汉大学展示了人形机器人、机器狗以及麒麟机器人。其中,人形机器人拥有36个自由度,能够实现行走、跑跳、抓取等复杂动作。麒麟机器人则是一款空地协同作业机器人,搭载360度激光雷达和无人机场,可实现地面与空中的协同作业。华中科技大学展出的柔性手部外肢体康复机器人为偏瘫患者重建康复希望;桥梁博物馆展出的智能梁底巡检机器人可识别毫米级裂缝,守护“中国桥”安全运维。

湖北省地质局展位通过丰富的大地宝藏,揭秘了矿产与衣食住行多方面的关联。湖北省科技馆和武汉市科技馆带来的科技大篷车、跳舞的卡通也吸引不少公众体验。

玩转科创市集 点燃科技烟火气

线下亮宝展位附近,23个单位组成的科创集市热闹非凡。潜江芝麻科技小院的蓝莓酒、秭归脐橙科技小院的秭归脐橙展现了乡村振兴成果;武汉轻工大学让古今榨油工艺产品同框对话。AR笔记本、AI编程拼图、口腔科普机器人等数智文创吸引青少年组团挑战和体验。

为惠及更多市民,4月29日-5月4日每日10点,武汉植物园官方微信将每日限量发放500张免费门票(共3000张),门票次日有效。关注公众号参与“拼手速”抢票,一键解锁科普盛宴。

(长江云新闻记者 谭思为 通讯员 陈长丽)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