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濒危到新生 “荆州三宝”保护成果显著
江湖遍布的湖北藏着不少宝贝,在荆州,中华鲟、麋鹿和江豚被当地亲切地称为称为“荆州三宝”。这三种动物不仅在当地具有重要生态价值,还因其独特的生态特征和保护意义而受到广泛关注。
在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来自长江大学中华鲟病害研究所所长许巧情带着十余名学生为鲟鱼标记,为今年后续的放流做准备。
长江大学中华鲟病害研究所所长 许巧情:让每一条鱼从长江放流到大海里面去以后吗,要知道它的亲本信息,这对我们追溯它的生长、繁殖,包括洄游路线,便于后面我们进一步增殖放流,保护这个物种。
许巧情介绍,相比较往年的一千多条,针对这次标记是历史之最,一共有3万尾鲟鱼打上了标记。有了这个标记,对比信息库一览便知。
长江大学中华鲟病害研究所所长 许巧情:这个比例越多,对于我们以后追踪这个信息就更准确了,以后这个比例会逐渐增加。
为了提高繁殖的质量,亲本的质量高低是关键。因此从幼鱼时期抓起,对雌雄鲟鱼有针对性的养育十分必要。但传统的B超鉴别方式无法在幼鱼时期鉴别雌雄,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许巧情开始新的尝试。
长江大学中华鲟病害研究所所长 许巧情: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完全可以诊断出来,这样也便于养殖场也好,包括我们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也好,很早的时候就把雌雄分开,尤其是培育亲本雌和雄(鲟鱼),它的营养是还是有差别的,这样便于亲本繁殖前的培育,这样繁殖率就更好了。苗种多了,我们增殖放流的数量肯定就可以往上不断增长。
针对性成熟的中华鲟亲本,中华鲟保护中心联合饲料供应厂家积极研发新型饲料,让即将成熟的中华鲟亲本性腺得到更好的发育。
荆州市中华鲟保护中心主任 周青:这个饲料主要就是仿中华鲟在海洋里面营养的结构,比以前更加完善,更加完备,通过饲料的改进,亲本的性腺发育明显比以前要好,而且苗种的质量和数量有明显提升。
近期,位于湖北石首天鹅洲的长江江豚苑、天鹅洲麋鹿苑向公众开放,全国各地的游客来此可以近距离赏江豚萌态、观麋鹿漫步了。
游客: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近距离看到麋鹿,心情非常激动。我们石首有两大“国宝”,一个江豚,一个麋鹿,欢迎全国的朋友们都到石首来体验生态旅游。
武汉游客 董丽斌:想看看江豚长的什么样子,麋鹿到底像什么东西,我们来这个地方看一下,而且我们还想在这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赏豚观鹿的各地游客可以通过游湖北、携程等线上平台完成实名制购票,也可在景区售票窗口现场购票,园区现实行预约制,每日限流500人,建议游客提前购票入园。目前石首麋鹿种群数量已从最初的64头繁衍至3800多头;从单一麋鹿种群发展形成了4个自然野生麋鹿种群。此外,作为全球首个鲸类动物的故道自然迁地保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鹅洲故道中的江豚数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湖北长江天鹅州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 蔡家奇:从当时引进的5头江豚,曾经发展到了101头,期间向外输出过51头,目前仍然保持在75头的种群数量,且以每年10%的增长率(增长)。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万力源
荆州台 胡威虎
通讯员 周栎 刘长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