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马上放假,武汉好消息+1

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5-04-30 18:11:06
分享到:

🔍

前不久

由国家文物局主管

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北京揭晓

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成功入选

👏🏻👏🏻👏🏻

马上五一小长假

博物院还为大家准备了原创临展

大量照片首次面向公众展示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门外的草坡,依地势起伏,成为出圈的打卡机位。

△博物馆建筑采用“半嵌入式”设计将建筑消隐于树丛中,观众站在博物馆屋顶,可远眺遗址核心区。

盘龙城,是有一座充满奇迹的考古遗址。

在考古人心里,它恢弘迷人,曾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甚至改写了中国历史。

在武汉人心里,它宽厚亲近,拥有最具童话感的绿野草坡,最出圈的打卡机位,最精彩的展览。

这片宝藏大地,远比想象得要神秘辽远。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复原的商代早期宫城基址。

盘龙城的出场方式,很武汉。

1954年,长江中下游出现一场特大洪水,最高水位29.73米,京汉大道上的火车几乎在水上漂浮。

黄陂南部的一片荒山野岭,因为地势高、土量大,成了抗洪抢险的采土场。

解放军、工人、农民划着船,取走一担担的土,修筑长江大堤、张公堤。

△1954年工人们取土抗洪筑堤的场景。(图/黄鹄矶)

挖着挖着,有人在泥土中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陶器、青铜器碎片。

消息传到时任武汉文管会秘书蓝蔚那里,他与同事把自行车骑得快冒火星子,赶到现场调查,成为发现古城的第一人。

1974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师生来到盘龙城,进行了盘龙城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发掘工作;两年后,北京大学的李伯谦教授继续带领学生来到盘龙城发掘。

这对于认识商代前期商王朝的南土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历史考古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以下视频来源于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点击播放动画

重温蓝蔚与同事前往盘龙城调查的故事

此后,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夏鼐、美籍华裔考古学家张光直、英国知名教授罗森夫人、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商史学会会长胡厚宣......国内外考古界的顶流,都曾来过盘龙城。

2024年,杨家湾地点的新发现再次震惊了考古界。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的石构遗迹首次出现在长江流域的夏商遗址中,其建设所需的人力、物力,进一步证明了盘龙城在长江中游的中心地位,也揭示了盘龙城聚落的演变。

正是这一发现,让盘龙城遗址获得了本文开头的国家级大奖——“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考古队领队王劲先生清理一号宫殿基址。(图/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刘金山、高崇文、李伯谦、陈贤一讨论宫殿的排水管道。(图/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盘龙城王家嘴地点考古发掘队员合影(图/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随着一代代考古人的努力,古城的面貌逐渐清晰:

这是一座早商时期的恢弘之城——拥有城垣、宫殿建筑、贵族墓葬、生活区、手工作坊,出土了数不清的精美陶器、玉器、青铜器。

正是由于盘龙城的出现,不少学者提出,此前“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摇篮”的说法,其实并不全面。

长江,应与黄河一样,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是我们的母亲河。

盘龙城,改写了中国历史。

这座神奇的古城,究竟长什么样?

在官方介绍中,你会看到3个亮眼的“最”字——长江流域已知夏商时期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遗迹最丰富的古代遗址之一。

要想真的读懂它,还是要会一会那些文物、遗迹,3500年前的人间烟火,它们会亲自讲给你。

在这片土地,武汉先民造出了“最强宫殿样板间”

前厅是议事的“会议室”,后半段是贵族的寝殿,跟你在宫廷剧中看到的一模一样。

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前朝后寝”式结构的宫殿,开创先河。

建筑的细节,极精巧:四面坡的屋顶,双层房檐,方便雨水流下。甚至还有11节总长5.4米的陶质排水管道,是古时的“下水管道”

△盘龙城宫殿遗址复原模型,由南方科技大学唐际根教授负责设计。

我们再把镜头拉近,重新拾起那些精美的器物,想象它们曾被人膜拜仰视,被人捧在掌心摩挲。

在盘龙城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陶器占到95%以上,而且品质可以用“独步天下”来形容。

比如高达一米的大陶缸,可能是用来盛粮食、水,或是炊煮的器具,堪称全能神器。

△大陶缸,是用泥条一层一层从下至上盘筑起来的,具体用途至今仍无定论。

盘龙城还是一座不折不扣的青铜器宝库。

商代前期最大的青铜圆鼎、最大的青铜钺、最大的有领玉璧,最大的玉戈(长达94厘米)、最早的金玉饰件......这些“最”字宝贝,通通出土于此。

要知道,在3500年前,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是妥妥的核心科技,武汉人,赢在起跑线。

△带鋬觚形器,造型奇特的青铜酒器,全世界仅此一件。(图/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绿松石镶金饰件,金片的含金量超过7成,暗示主人可能是盘龙城的首领。

△我国出土的年代最早、体量最大的有领玉璧。(图/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更有趣的是,在长江中下游的江西、湖南、湖北,都发现了与盘龙城同类型的文物。特别是三星堆制造青铜容器的技术,很可能是从这儿传出。

这说明,当时的盘龙城,已是水路纵横的交通枢纽。

如今九省通衢的武汉,有着当年扼南北交通咽喉的地位;如今的我们,也有着与先民一样敢为人先的气性。

盘龙城被唤作城市之根,名副其实。

2017年,盘龙城正式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与圆明园、秦始皇陵一样,成为遗址+博物馆+公园的超人气文博景点。

每到周末,整个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变成郊游胜地:

小姐姐们站在博物院超出片的石头台阶拍照打卡,草地上还有开心打滚儿的小朋友。

公园颜值高,博物馆的策展也相当能打。

馆内常设展《江汉泱泱 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讲述了这座古城的前世今生。

为了让大家卸下逛博物馆“压历山大”的负担,策展团队花足了心思,把动画投影、游戏道具、互动答题通通搬进展厅。

△展厅中等比缩小后的复原模型,最大限度还原真实的考古现场。

甚至直接从考古现场揭下一整面地层,搬进展厅,原汁原味地展现盘龙城的地下宝藏。

2020年,这个展览一举拿下“全国博物馆2019年度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相当于国内博物馆展览陈列的“奥斯卡”。

🌊

七十年溯源长江文明,数十载叩问夏商南土。

为了向考古文博人致敬、系统梳理盘龙城70年考古历程,今年五一期间,博物院策划了一场原创临展《十年一城: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盘龙城遗址图片资料展》,其中大量照片是首次面向公众展示。

想起《翦商》中的一句话,“考古,就犹如一面深埋地下的镜子,倒映出我们陌生的形象”。

掬一捧长江水,就能看见3500年前的先人生活。逝者如斯夫,奔流的是岁月,滚滚而起的是城市。

拓展阅读

七十年溯源长江文明 数十载叩问商代南土

十年一城:盘龙城遗址考古发掘收获

盘龙城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丨地址丨

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

盘龙大道特1号

丨时间丨

9:00—17:00

(16:00停止入园,周一闭园,节假日除外)

丨预约丨

关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官方微信公众号,按照提示免费预约


十年一城: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盘龙城遗址图片资料展

丨展期丨

5月1日—6月15日

丨地点丨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公共空间


“十大考古新发现”专题公益学术讲座

| 时间 |

5月1日 14:30—16:00

| 地点 |

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学术报告厅

线上报名方式 | 

请于9:00-17:00致电 027-61915773

名额有限,报满即止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