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湖北明确六大任务
今天(4月30日)上午,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在发布会上解读了《关于实施能级跨越战略 整体提升支点战略支撑力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黎东辉介绍,近年来,湖北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多年积累的发展优势条件以及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的地位都更加稳固。全省经济总量先后站稳4万亿、跨越5万亿、迈上6万亿,提前一年实现了“十四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推动湖北实现能级跨域,以湖北加快崛起推动中部地区整体加速崛起,省发改委会同省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了《行动方案》,在充分考虑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制定了阶段性目标。
力争到202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7万亿元。
到2030年经济总量达到9万亿元左右。
黎东辉介绍,为实现上述目标,系统部署了6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统筹供给需求两端发力,实施万企万亿“智改数转”工程,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以网络化、节点型、分布式为方向,加快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统筹政府投资民间投资双轮驱动,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推动国有资本重点聚焦战略必争、民生必保领域,引导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鼓励出台民间投资项目清单,力争2027年民间投资占比达到60%左右。
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一体推进,深化大财政体制改革,按照“用、售、租、融”四种方式,科学处置、高效利用,实现国有资源资产化、国有资产证券化、国有资金杠杆化,提高投资效益。
打造优质多元消费供给,用好“两新”政策,持续提升养老托幼、教育医疗、家政便民、文体旅游等服务供给质量,支持家用机器人、新一代低空飞行器等消费产品研发,促进“人工智能+消费”,更好满足大健康、新文旅、泛娱乐、智能化等新需求。
打造繁荣火热消费市场,持续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实施县乡村三级商业设施和冷链物流等流通设施改造升级,推动一批大型批发市场升级网购货源中心、时尚消费体验中心和跨境电商聚集中心。
打造放心安心消费环境,支持武汉打造国际消费重要城市,加快建设襄阳、宜昌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深入开展消费领域“信用+”工程,持续擦亮“放心消费在湖北”品牌。
更大力度推进创业就业,大规模推进以乡情为纽带的楚商回乡、校友回归和返乡创业,力争每年新增返乡创业主体10万户左右、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40余万人。
实施企业梯度培育工程,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路径,完善梯度支持政策。
推动国企民企外企协同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资本合作、供应链协同等方式带动民营企业融合发展,用好中法生态城、中德产业园等合作平台,打造“投资中国·优选湖北”品牌。力争2027年企业总数达到320万家左右,2030年达到400万家左右,构筑起更加坚实的微观经济基础。
全力打造中西部科技金融中心,深化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改革,加快打造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等基金群,高水平建设东湖科技保险创新示范区,积极申建科创金融改革示范区。
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持续推进中碳登建设,探索发展碳期货、碳期权等碳金融服务,加快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
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开展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更好开发农民个人和农村资产信用价值。
夯实质量标准根基,支持企业参与国际国内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新兴领域技术标准的制定,打造全国重要技术标准策源地。
培育领军品牌集群,高水平打造“制造翘楚”、“鱼米之乡”、“世界光谷”等品牌,促进“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提高知识产权代理、交易、转化、投融资等服务水平。
推动产业类平台提质扩面,加快实现“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供应链平台全覆盖。
推动功能型平台提能增效,做强做优供应链物流、金融、科技创新、国际贸易数字化等4个功能型供应链平台,推动省市县全贯通。
推动平台枢纽间互联互通,引导产业供应链平台接入功能型供应链平台,推动功能型供应链平台开放共享数据、信息、资金、政策等资源。力争2030年基本建成国际重点供应链资源配置中心。
编审:向秀
记者:王雨湄 金若晗
美编:邱方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