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应急管理厅公布6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案例
4月30日,记者从湖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两个清单”,强化典型引路,充分调动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排查报告、协助治理隐患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与从业人员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湖北省应急管理厅选取并公布6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1:2024年10月,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一名电气作业员工在厂区巡检时,发现某外协单位施工人员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立即对其动火作业票据进行检查。经核实,该外协单位未履行动火作业审批程序,属违规擅自作业,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该员工第一时间对作业现场进行拍照,并按照公司“安全隐患上报机制”,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交图文报告,详细注明时间、地点及违规细节。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抵达现场制止动火作业,并在第一时间采取了有效措施,消除了潜在重大安全隐患。依据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经企业研究决定对该外协单位进行罚款,并按照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对该员工给予奖励现金1250元。
案例2:2025年3月23日,建华建材(荆州)有限公司员工张某在巡查D车间钢构施工过程中,发现外包公司人员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属于重大安全隐患。该员工及时在公司安全隐患提报群内上报,安环办随即对现场进行管控,要求立刻停止作业,全员召开安全培训,并对该外包公司违章员工进行清场处理,问责外包公司5000元。根据公司隐患排查奖励制度,给予该员工2000元奖励。
案例3:2025年4月20日下午17时,振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黄州燃气旧改项目部地埋施工技术人员谭小庆于在瑞天广场步行街内发现周边空气充斥着臭鸡蛋气味,随即用随身带的检漏仪检测发现天然气浓度达40%,进一步排查发现老旧天然气管主道法兰处严重泄漏,并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报告给天然气公司,最终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按照公司隐患举报相关规定,给予谭小庆2000举报奖励。
案例4:2024年3月27日,湖北来凤腾升香料化工有限公司公用工程部负责人向泽海,中午下班路过烟碱精提车间时,发现该车间烟碱萃取液发生泄漏,6名当班操作人员在未佩戴防毒面罩的情况下正在收集泄漏的物料,存在人员中毒的风险。他立即电话报告公司负责人,公司负责人立即赶到现场,启动物料泄漏处置应急预案,紧急撤出现场作业人员,安排救援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后处置泄漏物料,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该企业根据《安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及奖励办法》规定,奖励向泽海500元,并在年度安全责任目标考核时给予加分,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称号。
案例5:2024年5月28日,荆州安道麦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厂人员罗康发现4#电解槽处有盐水渗漏,立即汇报分厂管理人员,分厂管理人员迅速查看现场,判断问题原因并组织对4#电解槽进行停槽处理。将停车处理后的4号电槽第119号槽框吊出后,检查发现槽框阳极面有穿孔,随即进行更换槽框处理。事后组织问题分析会,发现槽框阳极面已被击穿,离子膜出现针孔,如不及时停车处理,离子膜泄露面将继续扩大至撕裂,易燃气体泄漏,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氯碱厂以罗康为代表的团队及时发现和有效治理隐患,避免了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经安道麦沙隆达基地申报,集团公司核准,罗康评选为2024年度安全吹哨人并给予5000元奖励。
案例6:2025年03月02日18时,国网通山县供电公司检修(建设)工区输电运维人员夏志坚、王大军在开展强对流天气特巡过程中,发现110kV吴大二回线#008-#009杆塔之间导线有易漂浮物缠绕,如不及时清理,会引起线路跳闸,并造成用户停电。夏志坚、王大军在发现该处隐患后,立即向县调申请将110kV吴大二回线临时停运,合理调整运行方式,并向国网咸宁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申请协助使用激光炮对导线易漂浮物进行定点清除,及时消除了导线异物可能导致线路跳闸的隐患。对发现报告该隐患的运维人员和处置人员共9人进行奖励,人均奖励1000元。
实行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内部处理,内部问题、内部解决,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更是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特别是全员岗位责任制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印发实施以来,省安委办及时安排部署、深入宣传发动,促进这一创新举措落地见效。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太刚 通讯员 樊立)
